富裕人物----杨春义
杨春义(1966一)
杨春义,1966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富裕县二道湾镇,自1981年11月入伍后,他因战功卓著,升至中校军衔。他先后夺得军事五项10次团体冠军2次个人冠军,特别是在第36届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上,他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使“戴布鲁斯杯”第一次刻上了中国军人的名字,并6次荣立一等功,5次荣立二等功。
杨春义1981年1月入伍,进入部队大熔炉后,他是干啥像啥。连队让他养猪,他把20头猪养成了40头;营里让他种地,他一人种了十几亩地,丰收时整整装了8卡车;当炮车司机,他作为训练尖子,代表炮团参加师军事技术比武,两次夺得第一名。
1986年,他跨入了威震世界的中国军事五项队。在这里,他继承了坚持甘于奉献、顽强拼搏、密切协作、不断超越的优良传统,在严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中塑造军人精神品质,成了队中主力队员之一。
此后,在从事军体事业16年里,杨春义流了多少血、掉了多少皮、留下多少疤,谁也说不清楚。能说清的只有他夺了多少樽奖杯、多少块金牌和保持了多少项世界纪录。他创下的500米障碍和个人总分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是目前仅有的两名受国际军体理事会表彰的功勋运动员之一。
500米障碍,是军事五项赛中最残酷的一项。在500米的距离中,分布着20组各式各样的障碍,有2米深的大坑,有5米高的梯子,有距离地面只有45厘米的铁丝网,有仅宽45厘米的涵洞,还有独木桥、斜面墙等一个个令人生畏的“陷阱”,要求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跑出这些“陷阱”,面对这些钢筋水泥铸成的障碍,磕磕碰碰、流汗流血司空见惯。而作为这项纪录的保持者,杨春义这只“东北虎”在魔镜般的训练中皮开肉绽也是常事。
1988年,第36届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在北京举行,杨春义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这次比赛。凭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赛场上他越野如猛虎下山,游泳似蛟龙入海,越障恰玉兔腾空,投弹像长空霹雳,射击则百步穿杨,当最后的越野比赛结束后,杨春义不仅自己夺得了个人世界冠军,而且和队友一起夺得团体冠军,打破了德国队保持8年之久的团体总分世界纪录,这也是自1950年第一届军事五项锦标赛以来,亚洲人经过38年的奋斗,第一次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自古忠孝难两全。杨春义在为国尽忠尽职的同时,为父尽孝也被传为佳话。他的父亲是继父,杨春义却视为亲生父亲。那一年继父病重,他急急忙忙赶到家,继父已经病入膏肓,他二话没说,背起继父冒着零下38度的低温踏上了赴北京看病的路程。那时正值春运高峰,车上拥挤不堪,患有肺病的继父已经憋的喘不上气了,杨春义只好向列车长求援,列车长被这位世界冠军的孝心感动了,特意把自己的休息间让给了他。等杨春义把继父背到解放军总医院时,主治医生说“”再晚送来一会,病人恐怕就没什么希望了!先交3000元押金吧”。行!杨春义爽快地掏出了兜里仅有的 70元钱。“这哪够啊。”杨春义把继父放在医院,又赶回队里,把几年存下的工资和奖金全部取了出来,为了继父,他什么都舍得。
继父住院期间,训练基地离医院18公里,杨春义白天坚持训练,晚上就到医院陪继父。为了不使训练强度下降,他早晨归队时从不坐车,而是跑着赶到队里,天天如此。一位老同志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是杜撰的故事,于是跑到医院“暗访”。等他眼见为实时,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诗,前两句是:当年岳飞在军中,报效祖国好儿郎。
1990年,在德国举行的第38届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上,进行8公里越野跑时,由于雨天路滑,在山顶拐弯处,杨春义一不小心掉下十几米高的山坡,差点晕过去。
爬起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绝不能因为我影响全队成绩。于是,他不顾身上多处伤口流血,继续一个劲地往前冲, 汗水、血水和着雨水洒在了最后500米的跑道上.. .当杨春义满身血迹地登上领奖台,在场的外国军人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而支撑杨春义坚持战斗的是“拼倒争第一、站着升国旗”的坚强信念。
在长期艰苦训练和对比赛战略的研究中,杨春义对这项运动的前世今生,对各强国代表的研究可谓入木三分。
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原本是西方军队根据欧美士兵特点创设的,他们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技术装备上都占有先天之利。中国军事五项队在长期征战中,杨春义与战友领悟到,根据军事五项比武竞赛“非接触”对抗的特点,探索总结了“以低制高、以快制慢、以小制大、以奇制胜”的非对称战法,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用我之长,克敌之短,实现“剑不如人,剑术制人”。
过去500米障碍的争夺一直是制约我军代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瓶颈”。我国队员认识到西方士兵人高马大、体能占先,多少有些胆怯。经杨春义与战友们共同研究得出结论,我军选手跟他们正面拼消耗往往很吃亏。军事五项队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引申运用到战法创新上,针对500米险途上的十几道障碍中敌我力量的综合对比,杨春义和战友们采取“弱项缠住对手”、“强项突破超越”的不对称战法,发挥我军队员小、快、灵的优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对手的“软肋”要害, 避实击虚排兵布阵,在过高绳梯、低桩网、梯式杆、平衡木等障碍上,集中优势兵力,先大比分拉开差距,打乱对手节奏;再以时间换空间,拖垮对手战斗意志;最后积小胜为大胜,出奇制胜击败强敌。他们在比赛中的8公里越野、500米障碍、50米障碍游泳、300米(部分举办因为200米)大口径步枪射击、手榴弹投准投远等各战场的较量上,都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知己知彼,科学用兵,摸索掌握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有效办法。
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杨春义总结出了个五个难点,难就难在射击、越野、障碍、游泳和投弹五个项目,这五难点也是对手的难点,只有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和战友们在技术创新上求突破,独创了“高空绳梯旋身跳”、“鱼跃钻低网”、“射门穿涵洞”、“三步跃四杠”、“323平衡跨曲木”、“水障平台立臂上”、“拉蹬借力破水障”等高难度动作,大大提高了比赛成绩。为提高训练难度,杨春义和队员们把3米远的投弹助跑线缩短到2米,50公分高的低桩铁丝网降至45公分2米深的嚎沟增加到2. 2米....
有人统计过,军事五项队一名金牌运动员的训练累计量:练越野,要跑8万多公里:练高障,要从5米绳梯上纵身跳下7000余次;练低障,要在低桩铁丝网下匍匐钻爬 100多公里;练投弹,要投出无柄手榴弹62万枚约370吨,能装满百辆解放牌卡车;练障碍游泳,要在障碍重重的泳道里游8000公里... . 杨春义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打比赛如下围棋,深想一步,就先赢一着。杨春义在部队的时间安排异常紧凑。每天8时到9时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每周三下午组织业务学习研讨,这在军事五项队雷打不动。
有人不解,认为搞体育的,不在训练场下真工夫,而在书本上念虚经,是不务正业。而杨春义却认为,体育不是简单的训练,还融合了营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学,甚至心理学和社会学多个学科专业体系。军事五项运动是各国军人陆军基础要素和高难险课目的激烈对抗,要与国外优秀军人赛场上兵戎相见而不败,首先在思想理念上超人一筹。
每次出国比赛,杨春义和战友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收集国外军事五项运动资料,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分析对手形势,研究对策。“打比赛就如下围棋,多谋一局,就少丢一子,深想一步,就先赢一着。”杨春义说。
2006年,在第53届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的团体4项比赛总分落后德国90分。之后,中国队冷静分析,在最后8公里越野比赛中实现逆转,拿下男子全能冠军,卫冕男子团体金牌。
杨春义,这位东北硬汉,用自己的汗水与才智,在国际赛事中,一次次夺得闪亮的金牌,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富裕人的骄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