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人物----吴兴
吴兴(1925-1991)
吴兴,原名吴国兴,1925年出生在富裕县雅洲村,1947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兴祖籍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带。清乾隆年间额鲁特蒙古准葛尔部反清叛乱,清廷发兵平息叛乱后,其祖辈同依克明安部额鲁特蒙古人一起先后被发遣到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是富裕县境内最早的柯尔克孜族人。
1925年,吴兴出生于富裕县雅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那贫困黑暗的旧社会,孤儿寡母一家人在艰难的岁月中煎熬,受尽了苦难。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存,他十岁就给地主老姜家放猪,同时承担着打杂、劈柴、挑夫等项劳务。因年纪小一旦放猪出现猪崽丢失时,经常遭到毒打和不给饭吃。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五岁他给杨姓地主家扛活,种地割柴啥活都干。1940年,伪满洲国实行国兵法时,他被征去当伪国兵。因为旧中国和日伪时期均不承认柯尔克孜族和达族为单一独立民族,都属于蒙族系列按蒙古族对待,所以当兵都到蒙古地方入伍服役。吴兴当时被分编到伪兴安北省海拉尔第五炮兵团当兵,因家庭生活困难和没上过学不识字,当兵以后,由于不懂日语,不懂日本口令,不会说蒙古话经常挨骂挨打、被罚,苦不堪言。
1945年8月,苏联红军打过来,日寇投降了,伪满洲国垮台,伪国兵都成为战俘,并被集中关押在日本兵大营里。每天都有病倒、逃亡的。后来吴兴和其他几名被关押的同伴在深夜逃了出来,历经了六十多天的跋山涉水,多次风险,挨饿受冻,终于回到了家里。当时家境十分困难,无奈投奔远处亲戚,搬到依克明安旗七家子村靠打柴烧碱维持生活。
1946年冬,嫩江省委派群众工作队开辟依克明安旗工作。副队长三甫同志带领工作组深入到七家子、八家子村举办贫雇农学习班,宣传共产党政策,发动群众翻身闹革命。吴兴经过学习,懂得了穷人翻身闹革命道理,坚决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农会工作,不怕吃苦不怕死,打土豪斗地主分果实。在旗工队培养教育下,吴兴政治思想,阶级觉悟提高很快,于1947年3月参加了革命,成为旗工作队队员,在此期间,由于他敢打敢拼从不怕得罪人,工作中积极主动,所以很快成为工作队的骨干力量。1947年5月,富裕县宁年区在民族村屯发动群众,开展砍挖运动斗地主果实工作中,因本屯群众碍情面、有顾虑,斗争情绪起不来,工作效果不显著。为此,中共富裕县委会向依克明安旗工作队求援,借调民族干部协助工作。当时依克明安旗工作队选派了吴兴,在宁年区委史治平领导下去哈洲村开展工作。通过吴兴同志的努力,斗倒了大地主哈提,群众分了果实,从而调动了达族农民群众积极性,激起了达族贫雇农的斗争情绪,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很好效果。哈洲村的斗争实践,一方面使宁年区少数民族村屯农会干部群众受到了教育和锻练,另一方面为登科村、东吉村、两处房子、大哈洲等村土改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1947年冬,吴兴带领民兵到内蒙古的温慕任阿荣旗追捕土匪头子李世英(匪号金山〉时左手中弹,受了重伤,但他没等治疗痊愈就又坚持工作。由于吴兴在翻天覆地、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中工作积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跟党闹革命,因而受到群众拥护和领导赞扬。
1948年5月,依克明安旗划归富裕县,改为依克明安区,吴兴于这年七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县委又送他到嫩江省委党校学习。1949年1月回区,
3月任依克明安区副区长。为了提高他文化水平,组织上于1950年2月又送他进入克山文化校学习一年,毕业后于1951年3月任富裕县第三区区长。因为吴兴是少数民族干部,所以经常下乡到少数民族村屯,特别是经常到所管辖的五家子柯族村开展工作。五家子人的生产方式、方法,生活习惯和蒙古人一样,所不一样是人的长相和说话不一样,特别明显的是蓝眼睛黄眼珠,对此,本屯老年人和蒙古族同志都一致认为五家子村民不是蒙古人。吴兴认为柯尔克孜族旧社会得不到承认,新中国共产党讲民族平等应当予以鉴别和认定。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和所了解情况,向区委口头汇报了几次,区委很重视并向县委作了汇报。1952年初,县委组织干部传达学习了周总理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讲话和中央关于边疆单一民族成份的鉴别决定精神,认为吴兴反映五家子民族成分问题情况属实,于是向省委作了报告,省委很重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边疆单一民族成份的鉴别决定,嫩江省组织了调查组,省主席于毅夫同志于1952年5月1日亲自带领调查组到富裕县五家子村开展调查,写出了《嫩江草原的吉尔吉斯》。吴兴区长随行介绍情况,作了很多工作。
根据于主席著名的《嫩江草原的吉尔吉斯》一书和报告,经中央认可,省委和省政府对五家子村民族成份予以鉴别,确认五家子人为吉尔吉斯族。(1958年以后全国将吉尔吉斯族统一改称为柯尔克孜族),从此吴兴便成为名符其实的柯尔克孜族人。1952年9月,富裕县委决定吴兴代表全县各族人民,参加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并给他做了一套新鲜庄重合体的民族服装,于是吴兴精神抖擞高高兴兴地随团去了北京。9月27日,中央办公厅通知黑龙江观礼团到中南海,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接见时代表团负责人向毛主席介绍吴兴是黑龙江省新发现鉴别确认的少数民族吉尔吉斯族时,毛主席很高兴,微笑着和吴兴握手。对毛主席深情的问话吴兴作了一一回答。
吴兴见到毛主席并与毛主席握手和谈话后,又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9月30日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国宴。10月1日,又登上国庆观礼台观看了成式雄壮的阅兵式和数十万群众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10月3日,游览观看了名胜古迹并到全国十大城市参观。10月20日返回了富裕县。这次参加观礼活动,使吴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从而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共产党。北京的观礼,特别是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吴兴感到是他一生中最光荣,最幸福,最值得自豪的大喜事。同时也是全县人民的光荣、柯族人的光荣。他从北京回来以后,除向县委作了认真汇报,向广大干部群众作了报告外,还经常向少数民族同志讲述见到毛主席的经过,每次谈起这些他都非常激动。他说:“我这个旧社会都不承认的民族,穷苦家庭出身的人,不仅共产党毛主席救了我一家,新中国承认了我们吉尔吉斯族,我还能见到毛主席,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太幸福了,我要告诉我的后人,祖祖辈辈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呀!”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也代表着全体曾受压迫民族的心声。1954年,吴兴任县民政科副科长,直至1965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派到塔哈公社任副社长,1970年调任县农机科任副科长,1970年又调回县民政科任副科长。1981年吴兴又一次光荣地参加少数民族参观团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出席国庆观礼和国宴,见到又一代国家领导人。
吴兴平凡的一生中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他是光荣的、幸福的。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旧社会吃尽苦头,解放后忠心耿耿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他对民族同胞和民族工作有着深厚感情,在为富裕县柯尔克孜族的鉴别确认工作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而受到了富裕县各族人民的认可。
由于吴兴热爱新中国,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激之情,所以在他毕生工作与活动中,克服困难,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最后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1991年9月9日与世长辞。在吴兴遗体告别追悼仪式上,时任富裕县县长的傅惠民同志代表全县人民送别并深情的说:“吴兴同志啊!你是新中国富裕县第一位与毛主席见面握手谈话的代表,今天又和毛泽东主席同一天(九月九日〉走啦,这是你的缘分,是你的光荣,富裕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永远怀念你,尊敬的吴兴同志,安息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