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福海 发表于 2017-10-21 14:53:34

富裕人物----姜成耀

                                              姜成耀
                                                                  (1927一  )

      姜成耀,1927年10月出生,黑龙江富裕县人,小学文化,1947年5月入党,1948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区公安助理、县公安局科员、副股长、股长、副局长、局长、副县长兼公安局长、政府副县长、政府调研员。1987年12月21日,姜成耀办理了离休手续。姜成耀在公安战线上奋斗三十三年,经手案子成千上万,亲手处理的人犯超千人,每起案件和每个人犯处理的都有板有眼,是富裕县公安战线著名的“铁腕”局长。
      姜成耀出身站人家庭,生在富宁屯,长在杨屯,从小放过猪、扛过活、人称“姜半拉子”。1946年赶上东北解放,他在杨屯参加了农会,当过民兵、财粮和战勤委员。1948年2月,三区政府选派他到省委组织部报到,准备参加辽宁省农村土地改革第一批南下工作队,因形势变化改派到省公安厅参加第一期“除奸保卫干部培训班”学习半年,实习一个月。回县后分配到塔哈区(六区〉当公安助理员。1949年10月,又被县公安局选送到省公安干校“除保干部学习班第四期”学习4个月。回县公安局工作后,先后任科员、副股长、股长。1952年6月调塔哈区任副区长,10月调县委组织部任组织员兼干事,1953年调任粮食局第一副局长。
      1956年,全国第二次镇反和肃反运动开始,根据“两反”的需要,他被任命为富裕县公安局第一副局长兼肃反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案件的调查核实和定性处理工作。由于工作量大,他认真核实每个案件,经常下基层调查走访,工作兢兢业业,保证了历时两年的肃反运动没有出现大的偏差。
      1960年,他被任命为富裕县公安局局长,直到1983年,在这个岗位上连续工作了23年。期间曾经调出过公安队伍到乡镇任职,后又回到公安战线任公安局长10年。


                                                   责任心强、亲历亲为


      自参加工作以来,姜成耀三进三出公安系统,在公安战线工作33年,任公安局长23年。长期的公安工作锻炼了他,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自己深知肩上担子之重,要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保护神”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发生重特大案件,他都亲力亲为,不论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或节假日,都亲临现场,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决定侦察方向,组织调配警力,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侦察员。
      1962年4月,姜成耀接到忠厚公社报案,反映荣生大队女社员王某上年突然死亡,怀疑是其丈夫郭某所害,死者己被埋葬半年。姜局长感到案情重大,立即请示嫩江行署公安局,行署领导对此案非常重视,安排法医来富裕协助工作。姜局长立即带领行署公安局孙贵文法医、局侦察员赶赴富海公社派出所〈当时忠厚公社没有派出所),研究决定开棺验尸。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棺验尸还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一旦开棺查无实据,不但给死者家属带来伤害,公安机关破案能力也会在百姓中大打折扣。但姜局长决心己定,一定要把案情弄个水落石出,还给死者及家属一个公道。他安排公社、大队干部设法封锁消息,尤其是要稳住当事人,不能让其知道开棺验尸。随即与同去的侦察员秘密走访村干部、村民,调查郭某家庭状况,夫妻关系,本人表现,家庭社会关系。在掌握大量破案证据基础上,姜局长亲自询问当事人,安排人暗地监视他。
      尸体经过两天缓冻,4月11日上午9时多,姜局长指挥解剖尸体,尸检查明死者王某无任何病变及异常。在场的侦察员、公社干部、200来名围观群众都失去了信心。姜成耀认为,一定要检查彻底,才能最后下结论。法医孙贵文毫不气馁,不顾尸体腐烂气味熏人,继续有序地检验着。当检验到头部时,剥开残余头皮,发现头顶有个圆形铁物,刨开颅骨起出一支7公分长铁钉子,这是王某死亡的重要物证。解剖结论:死者头部遭铁钉突然袭击,中枢神经受损,脑实质震荡,颅骨开裂,当场死亡。
      在大量人证物证面前,郭某交待了杀妻经过:郭某在荣生大队任机耕队长后,对一个女驾驶员心生歹意,产生了喜新厌旧思想。对媳妇渐渐冷淡起来,处处找茬吵架,提出离婚遭媳妇拒绝后,便产生杀妻邪念。并于1961年10月2日凌晨,趁父母外出探亲,家中只有媳妇和一个不满2个月孩子熟睡、夜深人静之机,将媳妇按在炕上,用毛巾强行塞进嘴里,双腿压住胳膊,用一根大铁钉钉入媳妇头心,致王某当场死亡。时隔半年,案件告破,冤情昭雪,严肃了法纪,弘扬了正义,社会各界无不拍手称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大牲畜被盗、城镇撬门压锁案件屡见不鲜,弄得城乡居民人心慌慌,打乱了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为扭转这种局面,姜局长在总结工作经验基础上,积极倡导“打、防、控”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广居民用户安装“安全锁”,撬门压锁发案率下降了1.5倍。这一做法,在全区公安局长会议上得到推广。为防范大牲畜被盗,他组织在全县推广了繁荣公社设立专职更夫,友谊公社小哈洲大队各户轮流打更、传值更牌,夜间2人护屯,使用“马绊”等做法,大牲畜被盗明显下降。


                                              办事认真、情法相融


      姜成耀执行政策严爱结合。“严打”期间,一个小青年犯有流氓行为,己报批劳动教养二年,通知家属时,这个小青年母亲哭着跑到公安局,进屋就跪下了,要求宽大处理,要不孩子这一生就完了。姜局长扶起这位妇女,详细询问出事原因,又找来办案人员核实案情,觉得该人确属初犯,情节较轻,认罪态度好,家庭又有管教能力。根据政策规定,经局党组重新讨论,给予劳动教养,批了不送,交家长严加管教,以观后效。二天后,这个小青年父母送来一封感谢信和一沓钱,表示谢意。姜局长立即铁下脸来说:“你们要是这样做,我立即把人送走!你们把钱留下,我也要交公!”几年后,姜局长孩子结婚,劳教批了未送小青年母亲赶来参加婚礼,给姜局长送了满满一信封钱,姜局长从信封中抽出三张10元面额人民币,说:“你来参加婚礼我很高兴但你送的礼钱我不能全收”。席间姜局长还为这位母亲单独敬了酒,这位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雷厉风行、思路缤密


      打击犯罪,姜局长主张出重拳,迅速破案,从重从快定案。1980年1月27日晚9时许,富海公社小泉子大队二队价值5000余元的22头牛,在圈内被犯罪分子盗走。接到报案后,他带领8名侦察员火速赶赴现场,亲自勘察,分析案情,查找破案线索。时至年关,天寒地冻,参战干警破案热情不减,经多方调查走访,基本确定盗窃犯逃走方向。姜成耀与8名侦察员兵分4路,昼夜兼程,翻山越岭,途经讷河、嫩江县、莫利达瓦旗、鄂伦春自治旗,7个昼夜,追踪600余华里,终于在莫利达瓦旗扎木台管理区友谊大队六队将3名盗窃犯罪分子捕获归案。
      1982年,全县发生各类涉法案件272起,破238起,破案率85.7%,其中重、特案件29起,姜成耀亲自破获11起,参加研究、指挥破案16起,破案率93.1%。他在县公安局任职期间,县城内重特大案件破案时间最快三、四个小时,长的几个昼夜,最长的也不超过10天半月。一般案件破案率达到85%以上,重特大案件破案率达到95%左右,威慑了犯罪分子,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
      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各类违法案件发案率成倍上升,犯罪分子活动猖獗,气焰嚣张。富裕县交通便利,临近齐齐哈尔市,竟成了犯罪分子集散地。有的盗窃团伙甚至长期住在富裕,跟车作案,出去转一圈回到富裕,再蹬上火车流窜外地作案。各类违法案件居高不下,严重干扰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1983年初全国开展了“严打”斗争,要求各地当战役来完成,党政一把手必须亲临一线指挥。县公安局用半年时间,投放大量警力,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深挖犯罪,抓紧侦破发了没报的隐案和报了没破的积案,打击现型,多渠道为“严打”战役展开做准备。严打期间,省人大主任赵德尊、省公安厅长、市公安局长都先后到富裕检查指导工作。对公安局“严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严打”第一战役,地委书记阎景春、地区公安局局长司连信莅临临富裕督战,指挥第一战役第一仗统一抓捕行动,一夜之间共搜捕犯罪分子162人,富裕县恶化的治安形势得到了有效遏制。随着严打的深入犯罪分子越来越狡诈。姜局长派出警力到群众中走访调查,充分掌握犯罪证据,张弓待发。第二战役开始时,省公安厅杨副厅长到富裕检查“严打”斗争,发现富裕县公安局对犯罪分子动向了如指掌,大加赞赏。第二战役集中搜捕犯罪分子115人。第三战役又搜捕犯罪分子80人。嫩江地区公安局在富裕召开了“严打”现场会,推广了富裕经验做法,姜局长被评为全省打击犯罪先进工作者,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和奖励。


                                                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姜成耀工作认真,公正廉洁。做人老实本分,一尘不染。他手中握有权利,但从不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物交易。公安局是户籍主管部门,上世纪八十年代,户口“农转非”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个时候解决了城镇户口、供应粮关系,升学、就业、参军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命运。为了管好“农转非”这部分户口,他组织建立了户口“农转非”审批领导小组,变个人审批为集体审批。他在干警大会上宣布今后个人审批的“农转非”户口,包括我在内一律无效。凡弄虚作假,欺骗手段办理“农转非”户口的,一经发现,注销“农转非”户口,涉及内部人员要严肃处理。还将省分配“农转非”指标一次性批完,不留机动,做到公开、公正、阳光、透明。
      他姑母住在富裕镇杨屯村,老两口年过七旬,还有一个哑巴儿子,多次提出要投奔当教师的二儿子,把户口迁入城镇,他一直不答应,气得姑姑说:“啥光也借不上你的!”,富裕县公路管理站一名干部,按政策把爱人户口落上了,
满心欢喜备了一桌酒席答谢,知道姜成耀不吃请,特意求一位与姜成耀相熟老同志去请。姜局长耐心地对来人说:“这顿饭说啥我也不能吃,人家户口解决了,那是按政策办的,请我吃饭这个情我领了,但我不能去!”经他审批“三投靠”“农转非”户口三四千户,没有一户是走后门上来的。
坚持原则、一丝不苟
      一次,他外甥在通勤车上把一名工人打伤,妹妹找到家里说,能不能不拘留?罚点钱算了!他回答说:“这事可得按政策办,不能因为是我的外甥就不执行法律”。人被拘留了,他妹妹再次要求少拘几天,他说一天也不能少,否则就是践踏法律。他不但自己恪尽职守,还要求下属不能知法犯法。


                                             立场坚定、是非分明
      
      十年动乱期间,他被诬陷为“现行反革命、假党员”遭受种种迫害。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损害党和人民的话,坚信终有水落石出那一天。实行“军管”砸乱公、检、法,他被迫停止工作,参加了公、检、法有问题干部学习班,失去了人身自由,大年三十不让回家,还挨了整整一宿批斗。军管人员还戏弄他说“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姜成耀是1947年10月由三区政府秘书杨洪义(区政府下派杨屯村土改工作队队长〉介绍秘密入党的(当时入党只需一人介绍),只填了一份入党表格,由区政府统一保管。1968年4月,为了澄清假党员问题,军管会派专人到齐齐哈尔电业局找杨洪义核实情况(杨原任电业局局长,己被打倒,监督劳动改造),杨怕加重自己“罪过”没有如实说明情况,假党员问题悬而未解。1969年12月,富裕镇公社清理仓库,在几麻袋废纸中找到了姜局长入党表格,军管会又一次派人带着入党表格到齐齐哈尔电业局找杨洪义核实此事,杨才说了实话。
   1970年3月,组织安排姜成耀到富海公社任革委会主任。
1972年9月,县重新设置公安局,他又回到公安局担任局长。家搬回县城,没房住,自己盖了两间土平房,后来公安局建了一批新房,按条件他可以分到三间,但他硬是让给了比他家人口多,经济更困难的一位副局长居住。


                                        深入群众、立誓为民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才能带动下属遵纪守法,一丝不苟地执行党和国家现行政策。他当局长后,手下一名干部送来4条开江鱼,他让司机马上送回去,不管什么原因,就是不收。1975年,一儿一女按政策返城(下乡知青),一直待业,县里劳动部门分配给公安局4个就业指标,他一个也没要,全给了家庭子女多,生活困难的干警。上世纪八十年代,百姓评价公安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他认为:老百姓是公安工作的基础,离开了群众公安工作就寸步难行。要解决好“四难”问题,自己要深入群众,也要创造条件让干警们到群众中去。每年“爱民月”他都带领机关科室、辖区派出所民警深入居民区,走家串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真情、实际行动扭转老百姓对公安工作的看法。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县公安局团结一心,上下一致,干警们都说“跟这样的领导一块工作,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
      1982年5月,他被任命富裕县副县长(兼公安局长),负责殡葬改革平坟深葬。这是个难度大且不被老百姓认可的新生事物,他思前想后,要把平坟深葬落到实处,还得先从自家做起。于是把家住富路镇的叔叔请来,召开家庭会,统一认识,先将自家老人重新深葬,平掉了坟头。他的带头推动了全县平坟深葬。经过各级政府积极努力,全县大大小小的坟头削平了。嫩江地区民政局在富裕县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富裕的经验做法。
      姜成耀工作成效群众有口皆碑,他的荣誉不胜枚举。1983年是他获得荣誉最多的一年,先后获得公安部“二级金盾荣誉奖章”一枚,公安部“二等功奖章”一枚,公安部“政法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奖章”各一枚。1986年,组织上考虑姜老年事己高,经地委批准,任命他为县政府调研员,1987年退休。他在公安战线的挥煌业绩,永远激励着公安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裕人物----姜成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