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人物----史治平
史治平
(1918-1991)
史治平,1918年7月生于山西省平陆县,曾在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工作。1946年7月到富裕县,任西满分局工作队副队长,10月兼任三区区长,1947年4月兼区委书记,1948年6月任县委委员、县长,1949年7月任县委书记,1951年4月调任省城工作。
执行政策抓土改
1946年7月,已经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富裕县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的土改运动。史治平时任中共西满分局工作队副队长、兼三区区长、区委书记。他一到富裕,便马上投入工作,走村入户调查研究,雷厉风行地处理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运动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开展,多次得到上级党委的肯定和好评。
土改中,三区的情况和其他地方一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人乱分乱拿,乱打乱杀情况,他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开展诉苦运动,用党的政策去引导群众,严格按党性原则去开展工作,使土改运动按照党确定的目标稳步推进。
面对形形色色的斗争对象,他们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按罪量刑的方针,对那些罪大恶极,不处死不足以平民愤的敌对分子处以极刑;对那些有某种罪行但不该处死的分子,则采取大会斗争、个人认罪、赔礼道歉、罚款、集中劳动改造等方式进行改造。与此同时,他主持建立审批程序,对要处死的必须先报区里,经工作队、区委、区政府审批后方可执行。不同意处死的,统一押送看守所,边审讯,边调查,获得确凿证据后,则按罪量刑,确保运动始终在制度当中运行。在三区的土改运动中,经审批由群众处死了恶霸地主、维持会长、劳工股长、汉奸、特务、匪首分子等共20余人。
在土改运动中,史治平同志和工作队、区领导机关一起,不仅在政治上严守区别对待的原则,而且在经济上严格执行平分土地和保护工商业等政策。他们按政策对地主的土地、房屋、财产全部平分,对富农剥削得来的部分分掉,对大汉奸的财产没收归国有;对富裕中农采取保护政策。当时也曾出现对富裕中农乱斗乱分现象,他们认真复查政策,给予退赔道歉;对工商业者坚决保护,使其正常营业。对一些农民到外屯指名乱斗、拉走车马、拿走财物的“大扫荡”等行为,他们坚决给予批评教育,按政策做转化工作,并采取预防措施,使“大扫荡”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土改运动健康发展。
史治平特别注重对工作队员和区干部的纪律教育,要求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纪律严明,清正廉洁,不准丧失立场,不准侵占斗争果实,不准接受送礼,违者严肃查处。有一次,一个村干部给党员副区长张某送了一块布、一条裤子,当时他表示不要,村干部一定要送,他就把东西带回区里。史治平知道此事之后,召开了工作队和区干部会,批评了张某,并让张作了检讨,把原物全部退回。史治平对有的村党员、干部贪污多捞、以权谋私现象,区里查清后,坚决撤掉其职务,并给予他们应得的处分。
由于史治平在土改运动中严格按政策纪律办事,保证了土改斗争的正常开展,使得土改这一年在受到涝灾的情况下还夺得了较好的收成,超额完成了征购粮、支前和扩军任务,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好评。嫩江省委书记刘锡五同志,齐齐哈尔卫戌司令倪志亮同志到富裕县检查工作时,对三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心系群众暖人心
史治平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对待群众像自己亲人一样,甚至胜过亲人。他心思细密,性格随和,曾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史老太太”。
三区区中队有一名姓刘的战士,入伍后家中只有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生活很困难,家中缺少烧柴,没有被子盖,炕上连炕席都没有,冬天室内到处是白霜,屋子里冷冰冰地,日子很艰难。史治平了解情况后,心里非常难受,深感自己作为党的干部没有尽到责任。他当即把自己的被子让警卫员张喜财送到这位战士的家中。史治平又让区中队战士们前后送了两大车搂柴草到她家,解决了后顾之忧后,战士小刘学习、工作更加积极,政治上更加要求进步,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面对一个个贫困户,史治平心里很不安,日思夜想怎样帮助他们解决点困难。区里没有救济经费,他就让区中队战士赶两辆大马车拉脚创收,两辆车从宁年出发,一辆车跑拉哈,一辆车跑甘南,用收入的钱买些粮食、衣物,救济、补助最困难的户。在三区,这两辆车常年拉脚,坚持了近两年,史治平调到县委以后还在继续着。
群众的困难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上,而且表现在文化教育上。在旧社会,穷苦人上不起学,文盲充斥,史治平把这些事时刻放在心上,认为不仅要治穷,而且要治愚。史治平从小家境贫寒,读书很少,对群众缺少文化的痛苦和困难感受很深,作为县领导,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兴教办学,使穷苦家的子弟也能入学。他的警卫员张喜财出身贫苦,从没上过学,大字不识,史治平就每天教张喜财识两个字,晚上睡前教,第二天早饭前检查,不管工作多忙,天天如此,天长日久、积少成多,近两年的功夫,张喜财识字一千多个,报刊书籍都能看懂了。张喜财从史治平身丰不仅学了文化,也受到了深刻的党性、作风和人格的教育。
生产自救御天灾
1948年6月,史治平从三区区长升任为富裕县县长。这一年富裕遭受了严重涝灾,如何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是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在史治平和其他领导的带领下,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开展起空前的生产自救运动,组织群众捡粮、挖野菜、采药、打草、打鱼、打猎、熬碱、编席等,一起抵御了这场天灾。史治平下乡时常背着一个书包,里面装着药材标本,有黄芪、桔梗、龙胆草等等,每到一地,他就作宣传,把标本给群众看,或者开村以上干部会作讲解,使群众很快掌握了方法。使生产自救活动迅速、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做到了农业损失副业补,使全县人民顺利地渡过了难关,没发生饿死人的事件。
史治平在富裕县工作近5年,五年中,他把“延安精神”带进了富裕,并在群众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的亲民作风、理性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党性原则,对刚刚解放的富裕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为后续富裕县的党政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支援前线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史治平同志工作出色,特别是他在从事经济工作中所展现出的才华,他先后被调到省委多个部门工作,多次参加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并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接见,最后任黑龙江省原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至离休。1991年12月,史治平同志病逝于哈尔滨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