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福海 发表于 2017-10-21 14:58:02

富裕人物----余建亭


                                                                                                余建亭
                                                                           (1918-2015)

      余建亭,原名朱哲均,祖籍江西省新建县,1918年5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7月来到富裕县任中共富裕县委书记1947年11月调离在富裕县工作一年零四个月,是中共富裕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
      余建亭幼时读私塾,1929年入豫章中学读初、高中。1935年9月,17岁的余建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当时余建亭耳闻目睹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再无心读书,而是积极参加学生会主持的各种爱国活动中。1936年2月,余建亭加入党组织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又加入了秘密组织“社联”。3月,经黄华介绍秘密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将原名朱哲均改为余建亭,余表示自己,建亭谐音坚定。
      1937年6月,燕京大学和北平大学的几个党员组织了一个10多人的西北参观团余建亭担任团长。他们在暑假期间到革命圣地延安去学习革命知识和青年运动的有关政策。参观团行至陕西省云阳镇等待批准前往延安时,有几个学生因“七七事变”的爆发,经受不住考验离团回家了,余建亭和其他6名同学不惧艰难险阻,坚持到达了延安,并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军建军1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革命的摇篮延安,余建亭按捺不住内心报国之志,决定放弃学业,留在这里。1937年7月,余建亭参加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班学习。1937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美国作家海伦·斯诺,与之三次谈话都是由年仅19岁的余建亭担任的翻译。之后,余建亭与海伦·斯诺去前线。后参加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山西前方工作,先后担任战地记者、通讯股长、秘书长等职,冒着生命危险写出很多生动感人的文章,鼓舞了前方战士杀敌的斗志。在烽火喧嚣的战场上,余建亭深深地被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他毅然地拿起笔,为人民最可爱的人讴歌。
      1938年4月,余建亭根据组织上的安排,又重返延安抗大学习,并担任民先队长。6月,被选任为组织部长。当年秋天,余建亭有幸作为抗大代表去晋西北慰问八路军一二O师,见到了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周士弟参谋长等领导,并撰写了《风起云涌的晋西北群众运动》一文,发表在抗大一大队刊物上,对各解放区的群众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1939年3月,余建亭被调到军委总政治部干部科,先后任干事、秘书、干部股股长。在此期间,经人介绍,与在中央党校政治处任干事的李重民相识并结婚。1942年1月后,余建亭调到中央军委直属政治部组织科任科长,巡视团主任。12月又调到军委军工局担任党总支书记兼政治科科长。
       1945年8月,余建亭时任延安八路军总部干部科长。他所在的干部大队,受组织派遣到山东省发展根据地,当余建亭所在队伍行至河北时,接到中央电报改道去东北,余建亭当时和爱人李重民,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随军,通过绥中线时坐上了运煤的火车,坐在煤堆上赶往东北,后改乘苏军分给的大通铺火车,途径沈阳、长春来到齐齐哈尔。
      1945年11月,北满分局分配余建亭到东北嫩江省军区工作。嫩江省委将干部大队化整为零,余建亭任嫩江省自卫军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旅长王化一,副旅长宋康。主要任务是剿匪、建立革命根据地。1945年12月,为贯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赢得胜利的精神,上级决定一旅退出齐齐哈尔市,在周围各县建立根据地。1945年12月上旬,一旅开往甘南县城,与盘踞在那里的光复军展开了激战。12月11日,甘南县城宣布解放,这是当时嫩江军区的一次重要战事,俘虏了敌人300多人,还活捉了伪县长张士选,缴获了大量的枪支、战马等,取得了一旅首次战斗大捷。接着部队派出一部分人马,由余建亭带队接管阿荣旗。余建亭率部到达不久,省军区司令员王明贵、省委副书记、副政委朱光也率部到达,攻下了阿荣旗并建立了在嫩江省领导下的县(旗〉级人民政权。1945年12月18日,余建亭又随部队往东开进攻打甘南县重镇——平阳镇。此时已是数九寒冬,余建亭他们身穿的棉衣早已无法抵御北方的严寒,但是战士们顶着寒风、踏着积雪一夜行至平阳镇,顾不上休整,又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几天后,光复军总部告急,派人与我军谈降。至此,甘南县彻底解放。
      1946年初,部队赶赴讷河中心县,到时讷河己解放,部队便马不停蹄,来到乌裕尔河南岸的富裕县。部队驻扎在李地房子(今新民村),伪县长周之瑞得到密报,“八路军要攻打富裕”,遂与保安大队长李贵武等人商议,以去省城押送19名大同盟成员等为由,逃出县城。富裕县城(今富路镇〉只有伪自卫团张海清和伪警察刘仲山等人死守,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富裕县于1946年1月9日清晨解放,接着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此后,余建亭随军继续北上,攻下了嫩江县、林甸县后,1946年4月,又奉命配合新四军三师黄克诚等部,攻打北方重镇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市1月刚被国民党接收,国民党接收大员彭济群,网罗各地土匪武装光复军,人数众多力量强大。为了彻底消灭他们,削弱国民党反动派在东北地区的力量,我军对这次战斗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布置。国民党军队、光复军虽人多势众,但他们已是民心丧尽,处在四面楚歌之中。而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为广大穷苦大众的解放而战斗,得民心顺民意。加之收复周边各县的胜利,使这个城市已变成孤岛,强大的社会压力和彭济群的心理压力,使这个老谋深算的东西不得不采取了缓兵之计。1946年4月23日,被围困的国民党部向我军发出书信,信是以彭济群部属名义告我军:“或投降将有重赏,或让开大路以使我们撤离,不然.....”余建亭看到这封信后,心头火起,立即奋笔疾书,写了26字的回书:“先生倘有本领,请即率队前来,届时枪炮子弹,当表热烈欢迎之忱。”随即下令做好战斗准备。彭济群率部分亲信,无可奈何,硬着头皮从林甸县城外逃跑了。1946年4月24日清晨,我军再次解放了齐齐哈尔市。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下发后,实行土地改革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中共中央东北局号召共产党员、革命干部:“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的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
      1946年5月,余建亭任嫩江省林甸地委(嫩江省第一地委,共辖林甸,富裕、泰康、龙东四县〉宣传部长,他爱人李重民任林甸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1946年6月,嫩江省工委派余建亭任富裕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公安大队政委,不久他爱人李重民也由地委派来任富裕县委第一任组织部长兼一区区委书记。
      余建亭到任后,以余建亭为核心的中共富裕县委会初步形成,早期的中共富裕县委由余建亭、李舒、韩立中、高自新、张文增、郭安、李重民、黄格、王俊杰等组成。县委的建立,开创富裕县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新阶段。他们大多是参加革命多年、有着革命老区工作经验、经受过各种考验的共产党员,他们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富裕大地上,很快点燃了全县革命斗争的燎原之火。
      余建亭到任后,与先行到达的李舒等同志一道带领县委、政府的干部们,会同西满分局土改工作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和建设,先后完成了建党建政、土地改革、清剿土匪、扩兵支前、发展生产等工作,为富裕县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余建亭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在担任中共富裕县委书记期间,一贯坚持党的原则,认真执行党的政策,作风朴实,会做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深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爱戴。
      余建亭工作有方法。富裕县解放前大多数的土地被日伪和土豪们把持,而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所占有土地只有很少数。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没有土地就等于手中没有权力,任他们摆布。开展土改工作时,派土改工作组,深入到村屯入户家访,调查摸底,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体改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成立农会反奸除霸、清算分地。经过发动群众,贫下中农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与恶霸地主进行面对面斗争。经过土改,广大贫下中农不再受剥削,受压迫,分得了土地、牲畜和地主的浮财,安安稳稳地过上了太平日子,打心眼里拥护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余建亭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总结。土地革命斗争中初期,为了迅速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发动群众,迫切需要通俗易懂、符合当地实际的教材,他为农会干部、党员、积极分子、妇女干部各期学习班编写《农民政治课本》熬红双眼;为土改工作进行中出现的情况,日思夜想。1947年10月,他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写出了《富裕县土改工作初步总结》上报到上级党组织。余建亭为富裕县的初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余建亭为了工作舍得亲情。1947年土改后期,余建亭二女儿晓玲出生。由于李重民工作忙,又缺奶水,夫妻毅然把玲玲托付给了富裕解放区当地农民任子发抚养,正赶上任子发爱人也在二十多天前刚刚生下了一个女儿。骨肉离别一晃就是五年,期间的思念和辛酸可想而知。五年后因任子发妻子心脏病突发去世,任子发抱着玲玲来到已经调到哈尔滨东北局工作的余建亭夫妇家中,让玲玲与父母团圆。多年后,余建亭、李重民及大女儿晓明、二女儿晓玲、儿子余东都先后来到富裕县看望在友谊乡新民屯的任子发,感谢他当年对他们的无私帮助。余建亭夫妇永远不能忘怀在根据地和乡亲们一起搞土改的那些日日夜夜,以及乡亲们对他们的热情帮助。
       1947年11月,余建亭调至讷河中心县委任副书记、县委书记,后又调至东北局任巡视员。1948年10月,中央任命陈云同志为沈阳军管会主任主持沈阳解放后的全面工作。余建亭当时已经是陈云同志的秘书,便随陈云到沈阳工作。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陈云同志为人师表余建亭很是敬重,至今,余建亭家中还挂着陈云同志为他的题词。
全国解放后中央调陈云同志到北京工作,因余建亭希望到工业部门锻炼做些实际工作1949年5月后调到东北化工管理局任局长、东北工业部处长。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余建亭调进北京分配在国家计委工作,先后任燃料工业局副局长,工业生产综合计划局局长,国家计委委员、计委党组成员兼重工业局局长,劳动工资局任科长、副处长和处长。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经过综合平衡后编制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并制定执行计划的措施意见。计划下达后经常到各地调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根据需要调整计划指标,重大问题向上级汇报。余建亭参加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草,1956年随国家计委李富春主任出访苏联,1957年参加中国经济技术考察团访问英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1970年秋任国家计委地质局(原地质部改名后称国家地质总局)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1978年3月任轻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3年10月至1987年秋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198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1996年,余建亭离开了奋斗几十年的工作岗位,颐养天年。余建亭同志离休后,依然心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拥护、支持党中央的领导和决策部署,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曾担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顾问,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委员会主任、顾问,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顾问等职。在8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始终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奉献了全部精力。他坚持真理,终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努力奋斗。他遵守纪律,严以律己,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要求亲属严格,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患病期间,他仍然关心、关注着国家轻工业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平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充分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
      2004年余建亭与爱人李重民、子女小明、小玲、余东、小丹。余建亭同志离休后笔耕不辍,主编和撰写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与2000年展望》《陈云与东北的解放》等书籍。2000年10月赴美国参加杨伯翰大学海伦·福斯特·斯诺研讨会并发表演讲。2003年4月出版了《经济工作文集》,2012年4月出版了《余建亭文选》,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余建亭十分好学,读书看报是他必做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关心国内外大事。他勤学好问,一丝不苟,就是生病住院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新知识他也从不放过,有关计算机互联网中的很多问题都在他的关心之列。离休后依然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坚持抽出时间读书、看报、看文件,特别是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他都很认真地阅读并与其他同志讨论。即使是九十多岁高龄了,在住院期间,仍向看望他的同志询问刚刚发生的国家大事、全球新闻。余建亭能团结同志,对人谦虚和蔼,周围的同志愿意接近他而成为朋友。
      余建亭自幼从母亲的药罐子里长大,后来进中学开始注意锻炼身体,特别是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身体逐渐好起来。但是1982年他因吃烧鸡,消毒不严,发高烧42度一周不退,医院报了三次病危,通过中西医结合,才逐渐恢复,但身体变弱,以后几次掉跤骨折、生病住院。但他战胜疾病的顽强毅力令人感动。
      余建亭是慈爱又严肃的父亲。余建亭的家庭是个团结、奋进、和睦的家庭。他对孩子从不娇惯,晓明和晓玲刚上小学就送到离家很远的寄宿制学校——沈阳和北京育才学校上学,每星期她们自己坐公共汽车回家,她们俩到北京工业学院读书也是一周回家一次。每个学期余建亭夫妇都要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册,关心每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他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甚至没有大声地呵斥过他们。孩子们犯了错误,他给摆事实讲道理,孩子们每一点进步他都鼓励和表扬。孩子们幼年时,余建亭常常抽空和他们打手板、猜中指、用扑克牌变戏法,逗得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的。在节假日余建亭常带领孩子们去公园游玩。即便是后来年纪大了,他仍然要带个小凳子和报纸,在公园里找个安静处等孩子们玩够了一起回家。
      余建亭很爱唱歌,早在1936年时他就是燕京大学民先队的歌咏队长。他的嗓子高吭而嘹亮。在家庭聚会时常带领和指挥孩子们放声高歌,“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日救亡歌曲、抗大校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气氛热烈。余建亭喜欢摄影,1956年他访问苏联时买了一个基辅牌子的135相机,这在当时是很稀罕的东西,余建亭用它给孩子们拍了很多儿时珍贵照片,记录了全家欢乐的情景,月坛照相馆的师傅为他冲洗照片后,也时常称赞他照相的技术水平很高。余建亭还爱说笑话,时常给孩子们讲些他们在战争年代闲暇时间谈起有关地方方言的笑话,还有山东军阀韩复渠的笑话,他的笑话时常把全家逗得前仰后合。
      2015年7月1日,余建亭度过了党的94岁生日然后平静地走完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余建亭曾于1978年和1986年两次回到富裕,对富裕县的建设及发展远景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裕人物----余建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