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人物----窦瑞霞
窦瑞霞
(1949一 )
窦瑞霞,女,1949年11月生,山东省金乡县人,富裕县繁荣乡万发村普通家庭妇女。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她依靠科技,勤劳致富,从困境中崛起,走上了富裕路。在勤劳致富后,全力帮助乡亲,带动全村农民走共同致富的路子,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和当代妇女的优秀代表,是富裕县干部群众的优秀典范,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和赞扬,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
丈夫患病使她家境贫困
1973年,窦瑞霞和丈夫从山东来到富裕县繁荣乡万发村,决心靠勤劳的双手,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建起幸福的家园。然而,生活的道路并不像她所期望的那样平坦笔直,一场意外的“灾难”落到了她身上。丈夫不幸患上了腰椎结核,生活不能自理,丧失了劳动能力。从此家庭生活的负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从1973年到1981年9年多的时间里,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付出了全部心血。四处求医讨药,精心护理瘫痪在床上的丈夫,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并同男人们一样坚持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分,利用男人工闲体息时间挖野菜,饲弄家里的两头母猪,尽力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这期间,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有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天都干十几个小时的活,背地里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她看到病倒在床的丈夫和不懂事的孩子,以超人的毅力,支撑着全家的一切。尽管他起早贪黑的拼命干活,也始终没能摆脱贫困,给丈夫治病欠下外债2000多元,生产队口粮2000多元。
改革开放好政策使她勤劳致富
1981年秋天,农村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富裕大地,也吹去了她脸上多年的愁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她选择了一条致富的路,靠养羊和种地去摆脱贫困。1982年,她用车子推着有病的丈夫四处借债养羊,在当地繁荣乡农行营业所的帮助下,贷款5000元买回羊100只,同时还饲养了两头母猪、四头肥猪。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放羊和种地不是一个人的事,她就让2个七、八岁的女儿去放羊,自己侍弄经营土地,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饭、喂猪、给病人打针,准备好午饭,然后自己带饭下地,晚上都是到了看不见时才回家,有时孩子都睡着了,她做好饭再叫醒孩子,弄得孩子们吃不好睡不好。为盖羊圈,她自己脱土坯2000多块。
也是在这一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了36亩甜菜。种甜菜从种植到收获都是比较费工的。到了秋季为了使甜菜不至于冻在地里她每天带着马灯下地,一削削到半夜才回家,有几次因为劳累和疲倦昏睡在甜菜堆旁。一次她回家已经是后半夜两点多钟,喂完猪,做完饭,天都快亮了,吃饭时孩子问她:“妈妈,咱们吃的是晚饭还是早饭啊?”她这时才想起孩子们还没有吃晚饭呢,便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
这一年,她心没有白操,汗没有白流,各项收入7000多元。她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共产党好,从此欢声笑语便从她家不停地传出来。第三年她还清了全部欠款和贷款,这年春节她第一次给全家人做了身新衣服,第一次写副对联贴在门旁,上联:忆往昔穷困交加疑无路,下联:看今天金光大道在眼前。横批是:感谢共产党。1985年,她家纯收入10020元,成了万发村第一个万元户。这一年她给丈夫彻底地治好了病。1986年,她家盖起了3间住房。1987年,买小四轮拖拉机1台和配套农机具。1988年,又盖羊圈4间,养羊150只。1993年,购买“康拜因”收割机1台。
心存感激使她帮助乡亲共同富裕
窦瑞霞富裕起来了,乡亲们都夸她有志气,而她却说:“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和乡亲们的帮助,就是累死我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我富裕了不能忘记众乡亲,我要与大家共同致富”。从1986年开始,她在搞好自家生产的同时,把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惦记在心上。
她接济贫困乡亲。有的家过年没有麦子,她给送白面;有的家种地有困难,她给送籽种;有一家老母亲去世,儿子没钱安葬,她拿钱给办丧事;有的孩子上不起学,她拿钱给交学费。
她热心扶持贫困户。村里有位叫陈宏生的年轻人,因给年迈的父母治病,欠下了6000多元的外债,长期处于生活贫困,生产无着落的地步,几乎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她主动上门借给他1000元钱作为生产费用,又把当时170元一只的细毛羊每只按照90元作价赊给他40只,还经常给他讲养羊经验。经过一年努力,陈宏生当年收入达到10000多元,还得了20多只羊羔。窦瑞霞连续三年给他家担保贷款5500元,使陈宏生终于走出了生活的低谷。1989年,陈宏生哥俩都娶上了媳妇,买了房子,还买了一台小四轮拖拉机,成为村里的又一个万元户。陈宏生逢人就说,要是没有窦瑞霞的帮助,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位叫纪春祥的年轻人,因母亲上房不慎摔成瘫痪,妹妹得了肺结核病欠下债务。窦瑞霞鼓励他种植地膜西瓜,多次到他家做他的思想工作,还给买回了西瓜籽和地膜,真心实意的举动感动了他。窦瑞霞看他决心下定了,又借给他150元钱买化肥和农药。整个生产季节,窦瑞霞坚持到纪春祥的西瓜地里帮助指导,到秋天,仅此一项收入达3800元,还清了所有欠款。以后又连续帮他解决生产费用,使他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子。
为了让全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她自费多次跑,齐市、大庆寻找致富门路,与大庆蔬菜公司建立起了联系,把万发村作为大庆的蔬菜基地,确定了收购协议,并自己担保贷款3万多元,买回菜籽和化肥,使全村种了1000多亩蔬菜。到秋天,每个种菜户收入都达到1000元。窦瑞霞热心肠,村里没有卫生所,窦瑞霞学会打针、静脉注射和接生,为做这些事情自己误工在所不惜。
由于她时刻把贫困户家的事挂在心上,实实在在为群众着想,她家种的西瓜没有得到及时管理和销售,减收4000多元。乡亲们都感到对不住她,可她却说:“虽然我家的收入减少点,可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俺图的就是这个”。
窦瑞霞从1986年至1993年,她相继帮助和扶持贫困户37户,脱贫致富20多户,人均收入在700多元,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无息借给群众1.5万多元,为群众担保贷款6万多元,每年用自家小拖拉机免费给无畜户起垄、送粪、趟地、运输、打场,油料费也有几千元。窦瑞霞想乡亲们之所想,帮乡亲们之所需,从未吃过一家的饭,从未要过一个工。
窦瑞霞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认可
1988年1月,窦瑞霞被授予省科技致富能手。1989年12月,窦瑞霞被授予省劳动模范。1989年1月,窦瑞霞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1991年3月,窦瑞霞被授予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女能手。1992年,窦瑞霞被授予县劳模。1993年,窦瑞霞被授予县劳模和市劳模。
1990年5月,窦瑞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5月11日,县委、县政府举行欢送仪式,欢送窦瑞霞赴京参加劳模大会。会议期间,窦瑞霞得到了时任总理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和高度评价。7月12日,县委召开第十一届十四次常委会议,高度评价了窦瑞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决定在全县开展向窦瑞霞学习活动。8月20日,县委下发了通知,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向窦瑞霞学习,并转发了窦瑞霞的的先进事迹《自强走上幸福路,致富不忘众乡亲》。
1987年11月和1992年11月,窦瑞霞当选为齐齐哈尔市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民代表。1988年3月和1993年3月,窦瑞霞当选全国人大第七和第八届代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