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常被古人假于诗词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如今的芦苇摇身一变,在龙安桥镇小河东村民手中变废为宝,他们用芦苇做起了“致富文章”。 芦苇是小河东村的天然资源,有苇塘约0.8万亩。长期以来,村民们只是简单地把芦苇收割下来打包卖出,没多少钱赚还销路不畅。自2018年脱贫摘帽后,小河东村村委会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决定依托芦苇资源优势,以“能人牵头领办,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参与分红”的方式发展苇编产业。 龙安桥镇芦苇公司总经理王玉珩:为发展苇编产业,小河东村利用首批整合资金50万元,购置了芦苇扒皮机10台,芦苇编织机100台。采取合作社集中扒皮,农户在家分散编织,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目前,从事苇帘编织的农户有87户,贫困户25户。 苇帘编织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 龙安桥镇小河东村村民刘春华:在家打小帘,一天能打四十多片。一个月能收入1200-1300元。 小河东村预计年消化芦苇1.3万亩2000吨,加工芦苇800吨,打苇帘80万片,产值520万元,比较卖原料增收320万元,村集体实现收入5万元,全年带动农户120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 据了解,小河东村第二批订购的扒皮机10台、苇帘加工机200台,预计3月末到货,到时可辐射龙安桥镇龙安桥村、东风村、雅州村三个村,计划带动农户330户,其中贫困户110户,占全镇贫困户12.3%。然后陆续采购设备,扩大规模,除了出口日本、韩国以外,下一步要深挖国内市场,寻找销售渠道,计划在2019年末全镇达到1000户从事芦苇编织,让这一产业成为龙安桥镇的主导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