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是我国历来的传统佳节,在家或外出享受美食必不可少。为保障全市人民能过上一个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节日。
市疾控中心针对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饮食特点做出如下风险防范提示↓↓↓(一)传统做法要讲科学,谨慎预防潜在风险。部分家庭有佳节前囤菜习惯,建议选择耐储存的蔬菜,一旦出现腐败变质就不要再食用。对家庭自制半成品,比如肉丸、卤肉等,无论是在窗台外放置自然冷藏还是冰箱冷藏,食用之前必须彻底加热。
(二)按需备餐合理储存,避免食物交叉污染。尽量按需备餐、点菜,打包食物应当及时冷藏。冰箱内的食物要分类管理,熟食和生食避免接触,避免交叉污染。
(三)文明用餐,杜绝浪费。外出就餐选择清洁卫生的餐馆就餐,文明用餐,倡导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四)采用公筷、分餐制。为降低围桌合食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多人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的饮食新风尚。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也是家人、亲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爱的体现。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外出戴口罩,餐前餐后洗手等。
(五)禁食野味,不要采摘、购买、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毒蘑菇等食物,谨防食物中毒。
(六)合理饮食、平衡膳食,尤其注意饮酒要适量。中秋国庆期间菜肴丰盛、气氛热烈,容易出现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过度饮酒的情况,消化系统疾病易发、高发。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多吃蔬菜、水果和谷薯类,保持畜禽肉类、水产类每人每天各1两左右(40-75克)。普通人平均每天不重复的食物种类应该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
(七)选购食物要注意安全、营养和健康,少买或不买进口冷冻海产品。选择正规途径购买食品并保存好购物凭证。认真阅读包装上的各种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营养标签等。尽量少买或不买进口冷冻海产品。
来源/齐齐哈尔市疾控中心 鹤城发布综合 转载已获授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唐 阳 责编/王冰楠 潘从军
审核/娄翠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