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7|回复: 0

《我与政协不得不说的故事》---宋丽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7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我与政协不得不说的故事
文/宋丽华
尘埃踏踏,不知不觉走过四十年,作为一个农村的女人,我的四十年中出现了两次身份的转换,变成今天你们看到的样子。一次是2017年从农村走到金融单位,变成白领。另一次机会就是一年前的2018年走进政协,成为政协人。现代社会很有趣,人们习惯把“单位+人”作为自己的称谓,让人听起来有归属感。比如在银行上班的人将自己叫成“金融人”,报社的上班的叫成“报人”,我以前把自己叫做“农人”,每次写文章大面积使用。二次身份转换过后,我很骄傲,有了一个很闪耀很闪耀的称谓:“政协人”。我今天来写写我与政协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文字的世界里,静的景色、止的植物好写,唯有动态的人与事不好写,因为我们都怕自己浅薄了,一浅薄,便丢失了一种庄重与深刻,是一种心痛的亵渎。但人生是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的,哪怕说不完全,不甚好看,仍愿意细细道来,期有一人脉脉相听。我说的真心,就当他深刻可好?因为我是如此的敬重关于政协的人与事,那是我的政协情怀。
没进政协之前,关于政协人我早有接触。2017年我脱离农村调来县里工作时,身边都是文学圈的朋友,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大侃文学,兄弟姐妹都不亦乐乎。说起同是文学人的属性时,其中一个哥们就说,“嗳?我们圈子除了这一共性之外,你们发现没,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县政协委员,政协人。”话音落,我瞧了瞧,尊敬的文友老大哥徐建新是政协人,书协主席高昊是,美协主席刘齐老师是,年轻有为的乔增童老师是,运动健将李亚亮大哥也是。一回身,帮我们传菜递酒的画家小兄弟付岩更是。结果推开门因工作忙碌姗姗来迟的凤梅姐姐,不消说了,我早就知道,她更是政协人,还是我们县的政协当家人,政协主席。而我,不是。那么多优秀的人都在的神圣地方没有我,如同小孩子看别人吃糖,我只咽了口水,还好大一口,不消说一个小女人的醋酸心理,眼巴巴馋着。
时光流转到那次文聚的几个月后,政协的电话就打到了我的手机上,成为政协人的事像是不真实的梦,落在我一介热爱文学的书生头上,我对那群人的仰望马上要成为并肩友,想来那是欢悦的事。再聚会,我就愿意听听他们在政协里的故事。听高昊和刘齐老师讲每年政协下乡送文化,给那些农村老乡送去精神食粮,让农村除了物质富裕外,精神文化这块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我是农村人,知道乡野的人对这事多看重。有一年我们家跟前一个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家,过年采办简直不能只用丰富二字形容。可是他逢人便说的是他家门上的对联,是县里顶有名气的一个书法家给写的。他说:“闺女啊,我要沾沾文化气,这几年农村日子好了,照城里比什么都不缺少,但总感觉底气不足,哪里不对劲。我一思虑,奶奶的,没文化,俗气。看见有文化的东西就稀罕的不得了,我就跟我儿子吼:‘小兔崽子,你好好学习,别让人骂咱们是暴发户,有文化的叫企业家,咱得用文化脱掉土气。’”瞧瞧可爱的农民对文化的重视,即便有点小虚荣的装点门面也是可以原谅的。政协人始终不渝的践行着这一宗旨,将温暖,将文化,将爱送到乡野的村落里,敲开一扇扇门,那种对文化的渴望,因为一个叫“政协”的群体而得到了满足。这是我听到政协人的第一个故事,我就由衷的温暖了一把,它爱我们。
临到进政协的那几天,算是生平头一次经历这个架势,相关部门来单位进行政审调研,全单位几十号人被集体召集到会议室进行投票及与工作人员座谈我的工作表现。我像是经历了古代的三司会审,但不是审犯人的审,而是晋级为仕的考核政审,庄重而又严肃。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头一次找到政协里认识的一个老大哥,敬重他为人为官为政为民的品格,我详细地询问政协的意义,我要去的地方到底是做什么的。他说“政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行政组织机构,主要任务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种政治形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六十多年,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荟萃了社会的精英,组成人员包括不同民族、宗教、派别、阶层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不同阶层的愿望和利益都比较了解,反映的各种情况也就较为客观实际。通过他们下情上达,对中央高层的决策会有很多帮助。”随后又说:“媒婆你知道不?不太形象,但有相通之处,就是桥梁的意义。媒婆搭桥让男女成为一家人,政协让国家的声音走进百姓耳朵,百姓的意愿传递到国家的案边,政协让他们更幸福地成为一家人而为之奔走和努力。媒婆还要三包果子两包糖的答礼,政协什么都不要,它只要百姓幸福国家富强。”这个政协人说完,我突然在他身上看到了他所说的意义,因为他作为政协人平时工作生活中就是这么做的,他为下边那些有能之士谋发展,创造机会和施展空间,同时又把国家的声音传达给很多人,致力于身边的朋友都能有一个达观的心态,正确的人生目标。他就是我一直非常感谢的领路者,政协人徐建新大哥。
后来进到了政协,就发生了与政协的故事。当时感觉自己是渺微一粒沙,一滴水,总怕负了期望,伤了称谓,有拳拳之心想施展。苦等机会,机会真的出现了,出现的快乐又猝不及防。县政协准备修史,以实际行动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让文化自信真正的自信起来,讲好地方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于是这个小城那些逐渐被人忘记的英雄,那些断带的历史以及尘封的故事,就要拂去尘埃,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出来喝一嗓子,告诉我们英雄没有走远。我很激动,这是一个很荣幸的任务,这是一个会被历史记住的瞬间,那些伫立在英雄碑上的人要走下神坛,走进我的文字中,然后通过这个媒介走进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心中,而我是那个“媒婆”,又一次“政协”作用。当年,李凤梅主席多次带我去相关地方收集材料,实地走访,开会探讨,逐渐形成清晰的脉络,故事中的人物血肉丰满,英雄身成。可以说作为一介主席为了著好此书,司机、顾问、后勤、翻译全都担当了。写故事的过程更是我与这个温和舒朗的女主席姐姐情谊养成的过程,这本书倾注了我与她的心血。写的当时,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很多文友听说我写这个时,给了我很多盆凉水,但我没让他们泼成。他们说,你可别浪费宝贵的时间了,这个社会谁还看抗日神剧、英雄传记,日系韩流俊男美女的电影晃瞎眼睛。你要真想写,写言情,写玄幻,写眼下流行的啊,才有读者和市场,也不枉费你耗费一回心血。你倒好,累得要死弄完了,有人看吗?不,我很坚决的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崇尚戏子,忘却英雄,而政协和我要做的便是把这些正确的理念带给所有人。一个民族不能缺少英雄精神,我们就是要呼唤人们回归,不忘初心。如果我们忽略不计,我们的孩子更会忘记,那会是这个城市最大的悲剧和损失。我们要做这样的呼唤者,发出呐喊的声音,作出召唤的手势,因为我们是政协人,要为我的国我的民做该做的事情。
十月书成,十二月出版发行,我古老又年轻的小城又一次看到他曾经苦难不屈的过去,以及他们骄傲的儿女。作为政协人,我们很高兴,然后继续上路,做我们上为国下为民的工作,做一座桥,一个“媒婆”。
这就是我的政协情怀,恰逢政协七十岁,我用我的文字献礼,并不因此觉得寒酸,因为那是我的心那。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与人正在崭新走来,每一天都在更新着内容,就像每一束阳光荡开云层展露光明与温暖一样,政协也是这样。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4 00:19 , Processed in 0.18358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