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95|回复: 0

什么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1 11: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1、政协文史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
文史资料工作是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的亲自倡导下开展起来的。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在招待6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茶话会上指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载下来。他希望过了60岁的委员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并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成立工作组时,要设立收集历史资料的组。根据这一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于1959年7月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也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2007年11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指出:政协文史资料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可以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富有统一战线、政协特点的重要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与进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延伸的长期任务。50年来,全国和各级地方政协形成了一支从事文史资料工作队伍,组织征集了80多亿字的文史资料文稿,编辑出版了50多亿字的文史资料选辑和专题史料图书。其中,全国政协共征集文史资料35亿多字,出版《文史资料选辑》155辑、3000多万字,《文史资料存稿选编》26卷、近3500万字,可谓硕果累累。​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具有鲜明的政协特色和统战特色,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业已受到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文史资料工作内容和要求​
关于征集文史资料的内容、体裁、时限、重点,历届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都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规定并不断加以调整。文史资料征集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文史资料的统一战线的特点,从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的实际出发,重点征集、出版与统一战线相关的人和事的史料;坚持文史资料的“三亲”特点,征集出版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其体裁大致有:一是记述本人亲身经历的回忆录;二是向有亲身经历人士调查访问的记录;三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向亲身经历者调查访问整理的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比较完整的资料所作的考证、订正或补充。此外还有少量的函电、日记和图书资料。当前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重点是:在继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史料征集的基础上,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的“三亲”史料。要按照征集为主、抢救优先、充分利用、服务社会的要求,加大力度开展对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史料征集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要加强对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工商联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加强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加大对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资料的征集力度。​
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文史资料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也是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主体。对各级政协从事文史资料工作的专门委员会来说,组织视察、提案和专题调研是履行职能的形式,征集、编辑和出版文史资料也是履行职能的形式。政协委员是各方面的代表人士,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留给后人的记忆,文史资料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委员,充分调动委员会的积极性。​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3 07:31 , Processed in 0.17016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