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哈镇中心学校团员教师与无数奋战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他们立足本职,竭尽所能,在“战疫”路上逆向而行,做自己的英雄。 秦靖沅 2020年伊始,疫情爆发之初,她积极投身于抗疫值守工作。现如今,这已是她作为青年教师第二次参加志愿活动。她说:“曾几何时我们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而今作为教师的我们终于有机会去投身于最危险却又最有温度的工作。”
在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协助医护人员核酸检测任务之初,她主动请缨,迎难而上,为了不让居民在寒风中等候,她放弃吃午餐连续工作,为了节约防疫物资,十几个小时不敢喝水,不敢如厕,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汗如雨下。
一天下来,鼻子被口罩压的又红又疼,双手被消毒液冰冻的红肿发僵,仿佛没有了知觉,人工解决居民问题一遍又一遍早已声音嘶哑。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
讲台上,她是灵魂的工程师,疫情时,她坚韧如钢,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连续作战,不曾停歇。接到负责值守的七个封闭老年公寓的任务,她裹着一层又一层棉衣,无奈西北风的猛烈还是瞬间钻心刺骨。没有退缩,没有犹豫,巍然屹立,她和同伴们硬是站成了寒冬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在得知小区值守人员紧缺时,她主动请缨加入社区值守岗位,执行上级部门安排的任务,奔赴抗“疫”一线,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绝不落下一个进出的居民和车辆。看着值守岗上其他同志的付出,她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她与同事一起并肩作战,仅仅利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腾出隔离房间,东西全部搬出,卫生打扫干净,需要的备品购置整齐。
战“疫”面前,是最欣然的接受。接到登记居民核酸检测结果任务,她临危授命,火线驰援,不曾有一丝懈怠,和同事一起共完成登记1000多份。
白天值守、站岗、核酸检测,晚上又要在线上和学生在一起指导阅读,为了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以身作则,不忘与学生一起阅读打卡。孟庆玉 接到上级领导通知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他自告奋勇,从试剂瓶贴码再到扫描,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每一个细节都配合的准确无误。
站了一天腰酸背痛,没有时间喝水,顾不上去洗手间,但是抬头看着身边的战友一起努力的样子,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都不算什么了!他说:“能成为万千抗疫志愿者其中一份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 再度出征,冲锋在前。参与第二次全民核酸检测,与医护人员协同作战,他说:“身着防护服的我,备感荣幸,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义务”不辞辛苦,不求回报,默默奉献。
第一次新冠核酸检测后,他承担帮助录入居民基本信息的任务。有的信息不全,有的证件号码有误,他一遍遍打电话沟通,咨询,一天下来终于完成四百多份核酸登记。他说:“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防控工作。” 同样是没有取暖设备的工作环境,由于连续工作五个小时,手指竟然麻木的不听使唤,红肿到像馒头一般。寒风从他得袖口钻过,单薄的外套显得微不足道。此时,冻得浑身发抖,口干舌燥,睫毛上霜,饥肠辘辘……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被艰难打磨后的成长,是被现实压不垮的肩膀!而今,他参战负责七个老年公寓的封闭值守工作,开始了新一轮的抗疫任务。尽管全副武装,给自己裹得像个棉花糖,依然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
这是青春的担当。当他接收居民购买物资的信息,第一时间把这些困难一一解决。有时手拎肩扛亲自参与物资的配送和发放。他是联接居民和超市的桥梁,更是传递百姓需求的纽带。 塔哈镇中小校团员青年教师秦靖沅、孟庆玉,以无畏之勇、无私之爱书写了勇于担当的青春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