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是在坚持家庭责任制、坚持农民土地使用权、坚持农民经营主体、坚持农民投入主体、坚持农民受益主体“五个不变'前题下的适度规模经营。简捷明快,方便易行,深受农民的喜爱。 一、土地托管优点 1、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 建立土地托管合作社,为解决农民担心农村因缺少劳动力种地难,加快土地流转提供了新的组织载体。由于广大农户对种地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多样化的服务,土地托管合作社以多种服务模式为社员提供个性化服务,顺应了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创新了农业经营方式。 2、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合作社为外出务工农民“托管”土地后,使这些农民完全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同时这些农民又能得到土地收益,实现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双丰收”。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矛盾,既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托管模式 土地托管有多种方式,总体可归纳为全程托管、半托管两种模式。 1是全程托管。托管方收取一定托管费用后,为农户提供覆盖粮食生产的耕、种、收、管、售等“一条龙”式全程服务。 2是半托管。半托管可分为劳务托管和订单托管。劳务托管,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承担,农户负责种子、化肥、农药、水电等全部农资投入。订单托管,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某个时段的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托管方按劳务项目获得报酬。 三、托管盈利模式 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收取服务费用、获取超额产量、赚取购销差价。 1是收取服务费用。通过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载体,拓宽在植保等方面的服务领域,收取农户的服务费用。 2是获取超额产量。托管方承诺最低产量,最低产量部分归农户所有,不足部分由托管方负责补齐,超产部分全部归托管方或双方分成。 3是赚取购销差价。一方面,通过统购统销方式,以出厂价大规模购入农资,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农户,赚取农资差价。另一方面,以高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粮食后,因其粮食储量大、议价能力强而适当加价出售给粮食加工企业,赚取粮食差价。 四、二道湾镇托管规模 富裕县新强种植家庭农场位于二道湾林业村为全程托管模式雇员16名,20台大型农机具,托管面积3873亩。服务村民40余人。 五、镇级托管监查 为了使土地托管能够更加的让村民放心,更加的安全,镇经管站采取以下做法监查: 1.将运行的全乡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都要录入中国农服网站. 2.乡镇负责将主体与小农户的合同逐个检查。 3.完善资金支出申请手续,使钱全程处于监管之中。 4.服务组织按照方案,通过农机局免耕监测和县农经中心安装的GPS,每份合同都要达到合同面积、地块与截图相符。 5.托管主体都要进大灾保险,增加其抗灾能力。 6.在服务完成后,服务对象在同意单上签字。 六、下步工作 依托托管主体,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培育托管主体提供“耕、种、收”等主要作业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对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一方面提高了农机具利用率,增加了托管主体收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降低了经营风险,从而带动更多农户或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