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讷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的重要论述,始终立足市情实际,着眼服务大局,坚持夯实基础,创建品牌,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在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3.4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08个,2022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00余场次,参与活动志愿者达到1.8万余人次,活动累计时长达到3000余小时。广大志愿者在传播党的声音,服务经济发展,抗击重大疫情,参与社会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服务成为展示讷河经济社会发展形象的亮丽色彩。
以管理制度化为切入点 全面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从完善志愿服务开展为抓手,以制度化管理推进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化。 一是强化培训。讷河市文明办先后举办2期培训班,对《志愿服务条例》基本精神进行解读,着力解决思想认识模糊问题,确保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干部熟悉、志愿人员精通、人民群众了解。 二是开辟平台。利用“美丽讷河”“文明讷河”公众号开辟志愿服务专栏,及时发布全市志愿服务动态信息。现在两个公众号关注人数达到11万余人,点击量达到800余万次,成为展示全市志愿服务成果的重要平台。 三是纳入考核。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讷河核机制,结合年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制定全年志愿服务要点,纳入到讷河市委对各党委(党组)年度目标考评并占有一定分值,由市文明办负责对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评分。 四是进行奖励。在全面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管理的同时,每年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进行表彰奖励。2022年在全市“五个十佳”“五个100”“疫情防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评选活动中共表彰组织15个,个人320人。全面提升了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以阵地建设标准化为落脚点 积极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通过公益创投、社会捐赠、政府主导等多种途径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 一是加强新时达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全市共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7个,实践站188个,实践点25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主题公园1处,农家书屋171个,文化活动广场206个,建设市志愿服务中心1个,搭建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载体。 二是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全市有以“讷河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组织308家,志愿服务队伍261支,绝大多数采取公益创投、社会捐赠的方式在市文明办的领导指导下开展活动,成为全市志愿服务活力的生力军。 三是发挥群团组织和部门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组建引领性、示范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在通江街道、雨亭街道、消防大队、交通局、税务局、文体广旅局等部门和单位打造了志愿服务站点,全面提升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水平。
以社会治理常态化为契合点 切实优化志愿服务发展环境
始终坚持把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常态化作为契合点,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渠道。 一是与理论宣讲相结合。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全市组建206支宣讲小分队,吸纳机关干部、教师、优秀大学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党组织书记、“五老人员”等1300余名优秀志愿者参与,采取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宣讲名师”常态讲、“百姓名嘴”通俗讲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是与疫情防控相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讷河市文明办共发布志愿者招募令6期,市级层面组建志愿服务队18支,吸纳志愿者2000余人,全市社会各层面、各乡镇、街道、社区共有1万余人次志愿者投入到卡口值守、核酸检测、排查流调、信息比对等工作,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结合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紧紧围绕“五大振兴”要求,全市志愿者积极投入村屯环境整治、“春风春绿”活动,乡乡都有绿化志愿服务队,村村都有志愿保洁员。全市共有2500余人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2022年,全市共清运垃圾6.6万吨,粪污4.5万吨,清理柴草垛1600个,打造165个中心屯高标准绿化样板,村屯绿化完成3000亩,清理边沟53万延长米。市文体广旅局结合文化振兴要求,组织“红色轻骑兵”“蒲公英”“结对子·种文化”等志愿服务小分队,下乡送戏100余场次,开展文化下乡志愿服务40余次。 四是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发展相结合。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讷河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图片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现已有43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学雷锋志愿宣讲”“雷锋在身边·志愿暖心间”等志愿服务活动130场次,涌现出了育才学校、李刚等齐市级标兵,讷河市税务局、实验小学等15个县级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崔丹丹、李红阳等18名县级岗位学雷锋标兵,有效推动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以服务项目品牌化为发力点 努力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讷河市始终坚持培育优质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打造服务项目品牌。 一是围绕推行积分制创建品牌。讷河市文明办积极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打造“积分制+”试点,建立管理台账、积分档案,实行周兑换、月小评、季中评、年总评工作机制。现已打造了龙河镇勇进村“汇爱成河”,通南镇吉庆村“小积分促进大治理”,学田镇学田村“点滴爱·聚光华”积分制品牌。广泛宣传积分优秀作法,表彰好人好事,提升村容村貌,弘扬新风正气,形成党政主导、群众主体、事事相关、人人参与的新模式。 二是围绕开展“我们的节日”创建品牌。2022年以来,讷河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持续推进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计开展“我们的春节”“我们的端午”“我们的中秋”等传统节日志愿服务活动180场次,打造了雨亭街道“欢度闹元宵·共话团圆时”,和盛乡“文明祭扫寄哀思”,同义镇“树文明新风·过文明春节”等节日活动品牌,既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又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三是围绕打造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牵手行动创建品牌。以讷河市团市委、孔国乡、通江街道、讷河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单位、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捐资助学活动。打造了爱心协会“金秋助学”,孔国乡“助困扶贫”,讷河团市委“童心港湾”,通江街道“微心愿”等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为贫困儿童在物质带来帮助,在精神上带来鼓励,帮助更多优秀学子圆梦校园,进一步传播希望工程的正能量。 四是围绕“孝老敬亲”志愿服务创建品牌。讷河市文明办坚持以弘扬仁孝文化,倡导孝老敬老之风为主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平台,打造了二克浅镇“夕阳别样红”,六合镇“孝老爱亲·尊老敬老”,老莱镇“情暖人间·爱暖夕阳”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务理发、打扫卫生等活动260场次,为我市行动不便老人、空巢老人送上关怀。 五是围绕镇企共建创建志愿服务品牌。拉哈镇党委、政府在拉哈镇特色工业小镇建设中,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域内的鸿展生物科技、华瑞生物制药等重点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反哺,回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鸿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建义务消防队,打造了“消防进万家·平安你我他”志愿服务品牌,为拉哈镇义务消防13次,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 六是围绕开办志愿服务活动大集创建品牌。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讷河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讷河市文明办联合团市委、通江街道、雨亭街道等部门开展以参观实践、宣传讲座、爱心公益为主要活动内容,打造了“爱盈秋水”志愿服务大集活动品牌,集中开展活动后联合长发镇、九井镇、同心乡、兴旺乡推进了志愿服务活动大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5次,参与志愿者300人,受众1300人次。“爱盈秋水”志愿服务大集成为讷河市志愿服务活动的“金名片”。
来源:文明鹤城公众号
编辑:齐齐哈尔市富裕县 王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