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45|回复: 1

[诗词] 我心目中的陈俊生-徐景宏作品选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05: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我心目中的陈俊生
   我国农业战线杰出的领导人,原国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俊生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多年了。每当茶余饭后,和熟悉陈俊生的朋友们聊天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唠起他。同时,我也想起了与陈俊生同志之间的一些往事,就像昨天刚刚发生得一样,历历在目......
   1976年春天,陈俊生同志任黑龙江省委常委、办公厅主任期间,曾带领省委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深入到富裕县富海公社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活动。
图片3.png     图片4.png



   工作队员大都来自省各部委办厅(局)、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县里也相应地配备了队员,加上公社全体干部近200人。全公社53个生产队,7个社直企业,每个单位配备了3名队员。我当时是富海公社的通讯干事,和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杜永生处长,县二轻局办公室主任李海涛是一个小组,被分配到富民大队的26号移民新村。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把整党、整风与清经济、整社、整队相结合,与抓革命、促生产相结合。我的工作弹性比较大,主要是点、面结合,公社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我陪党委书记吴奉宪同志跑面,平时蹲在26号新村开展工作。陈主任和县里配备的一名公安战士邵红军跑面,我们跑面和他们的性质有时是不一样的,他们重点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我们重点抓生产和一些日常工作,那时叫抓革命、促生产两不误,有分有合,各跑各的,彼此之间也有一些沟通,主要是向陈主任汇报工作,陈主任也作一些指示,我也有机会多接触一些陈主任。
   我当时只有24岁,对于一些人情世故是很少知晓的,包括各方面的知识都是匮乏的。所以遇事都要多过问一些,每当问到陈主任的时候,他都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从来没有领导的架子。
   我曾经向他讨教过如何当好领导的秘书,他首先肯定地说:“秘书可不是好干的,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
陈主任若有所思地说:“当秘书首先要了解领导,他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领导的口味,年岁大的文化水平稍低的领导,喜欢大众话,要把话说深说透,说到点子上,文字一定要朴实。文化底蕴高的领导,喜欢舞文弄墨,理论水平高的材料。换句话说,好的秘书要超过领导的水平,只有这样你才能当好秘书。”
    “听说您给欧阳钦、李范五、潘复生等省领导当过秘书?”我打断陈主任的话。
   “是的,我曾经给这些领导当过秘书,你知道吗?省领导并不是那么好侍候的,我亲眼见过有的秘书把材料送上去,是写的不好吗?还是不合乎领导的口味?李范五、潘复生曾经把材料往地板上一摔,骂骂咧咧的,真让人下不来台。不过,我写的材料没有一篇返工的,并不是我多么有水平,多么强势,主要是我掌握了大量的素材,搞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才把材料递上去的。”
   紧接着陈主任向我透露说:“我和欧阳钦书记个人关系是不错的,曾多次陪欧阳钦书记去周恩来总理的家,因次数太多,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欧阳书记和周总理待人都非常亲和,他们之间的谈话好像有很多情感在里面,就象兄弟唠嗑一样。”
   陈主任工作最大的特点是身体力行,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是任何人不能比拟的。当时,省委给他派车他不要,他说:“全体队员都工作在第一线,够辛苦的了,我一个人坐车到处跑,不越来越脱离群众了吗?”富裕县最好的车是北京牌bj----212型吉普车,县里曾经给他配车,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整天和警卫邵红军在大队、田间地头、农民家中开展调查研究,和广大农民促膝谈心,问他们挣多少公分?口粮够吃吗?还有什么家庭副业?从而解除农民的疑虑。然后和他们谈论国家的大事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听取大家对公社、大队、小队干部的意见,从而很快地掌握了农村的形势,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我们掌握的情况更详实。他的讲话有根有派,有理有据,把要阐述的思想渗透到鲜活的事例中,人们听了就象炎热的夏天喝到一口井拔凉水那样痛快。那时,陈主任已年近50岁了,每天都要走村串户徒步10多公里,几乎天天如此。对于我们常年奔波在公社第一线,并且年轻的同志来说,都是一次次严峻的考验。然而,他却显得那么轻松自如。他每到一处都与基层队员一起进餐,每餐一菜一饭,交伙食费一毛钱,叁量粮票,这也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陈主任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比较愿意吃粗茶淡饭,大碴粥、小米饭、大饼子、炒土豆丝、炒酸菜、大葱蘸大酱他都是很喜欢的。
   一次,在五星大队的蔬菜队,陈主任买了两斤大葱,社员们都认识他,说什么也不要钱。他却说:“我挣国家的工资,不能随便捡农民朋友的便宜,这也是我们党的工作纪律。”硬是付了钱,中午在五星大队进餐的时候把大葱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7月17日,陈主任来到了富民大队,我们一起共进午餐。餐后陈主任和我主动唠了起来:“小徐子,你都往哪投稿呀?”
   我象如数家珍一样,如实地汇报说:“《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农村报》、《嫩江日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富裕人民广播站等省内外新闻单位,有时还给文学刊物写一些散文。”

图片5.png
          陈俊生为《富裕报》题词
   听完后,陈主任认真地说:“我最近给你们广播站写了两篇评论,我们要立足本地办好自播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本地的好人好事,从而启迪人民的思想,发展生产力。”
几天后,我到广播站问播音员范欣梅:“陈主任给咱们写稿了吗?”
“没有呀!”范欣梅告诉我。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是陈主任的“艺术”批评呀!没有办好自播节目是我的软肋,当时我在上级新闻单位发稿率是很高的,曾经得到过许多编辑的赞赏,有的说我文章写得好,有的说我的字写得好,有的说我小伙长得帅气,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把自播节目办好。
   从那以后,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办好自播节目,我首先抓好通讯队伍建设,从小队、大队到公社形成了一个通讯网络,又到报社请编辑给通讯员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并现场指导改稿,同时广泛发动通讯员,为广播站撰稿,我一边写稿一边当编辑,自播节目很快地办了起来,后来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一次,在陈主任的办公室,我向他汇报了如何抓好通讯队伍建设,办好直播节目的情况。他听后很高兴,便关心地说:“其实,我并没有给你们广播站写稿,略表歉意。你要知道办好自播节目是你的首要任务,在办好自播节目的同时,要把质量好的稿件投给上级新闻单位,两者要兼顾,缺一不可。小徐子你好好干吧,今后还是很有前途的。”
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将要撤离的时候,杜永生处长单独和我进行了一次谈话:“小徐子,我这次和陈主任搞路线教育,还有一项任务,要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我和陈主任挺看好你这个小伙子,准备把你调到省委办公厅,你看怎么样?”
   哈尔滨我是去过的,那里景色秀美,高楼林立,对于一个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能到素有“东方小巴黎” 、“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工作,我当然会同意的,起码到退休也弄个处长干干。我果断地说:“那太好了!”   
   杜处长紧接着说:“你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没有工作”我如实地回答。
   杜处长继续问:“吃供应粮么?”
   我告诉他:“吃农村粮。”
   杜处长最后说:“吃农村粮不好办,你听消息吧!”
   第三天下午,杜处长找到我意味深长地说:“你爱人吃农村粮不行,我们没有办法把你调到省委办公厅了。小徐子,你一定要记住,在哪儿都是干革命工作,李白的诗《将进酒》里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吗?好好干工作,组织上是不会亏待你的。”
   后来我常和杜处长有书信联系,他调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任院长去了。
   时间已经过去近40年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著名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有感时写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陈俊生同志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我的“艺术”批评,将永远存活在我的心目中……
陈俊生同志逝世14周年祭
   2016年6月,在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上荣获一等奖,被收入《“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作品选集》一书。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05: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104702a01xf4f431tflrl3.jpg 104702bq84swr28qqy77r7.jpg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2 18:29 , Processed in 0.24767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