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庚子元宵节
(通韵)
文/张书杰
往岁元宵灯靓靓,今观碧宇月孤悬。
爆竹焰火违心绪,车水马龙无静安。
济世英雄驰汉楚,居家黎庶战疾顽。
待当夜放花千树,除患降魔慰九寰
心灵的呼喚
作者:张书杰
春瑶:今天是三八节了,可今年非同往年。你没能陪在妈妈身边,你去了远离家乡的抗“疫”前线。我仰望天空兴叹, 心中有无尽的思念。真是肚挂肠牵。
你们四姐妹好吗?首先向你们表示节日问侯,遥祝你们快乐平安!
你们都是妈妈唯一的女儿,当妈妈的即不舍又不安。可是,当你们听到驰援武汉的命令,主动请缨,写下了按着红色指印的请战书,毅然绝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你们记在心间。不彷徨、不怠慢,决心下定,一往无前。
看到你们决心已定,尽管当妈的有百般不舍,万分不愿,也只能把这埋在心底。不能让你们为难,防止你们后顾之忧,心中不安。······你们肩负重任,带着家乡父老的重托,驰援征战。
女儿啊,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妈妈等着你们凯旋。
是啊,这就是当妈妈的对孩子的疼爱、眷恋和思念,是对远方女儿的心灵的呼唤!
古有花木兰、穆桂英为国献力,沙场征战。她们的故事,妇孺皆知。万古流传。
今天,亦有巾帼英雄,白衣天使,国家有难,她们义无反顾,舍离父母、家园,逆行驰援武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疫区险,偏去医病患。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就是今日的穆桂英,就是当代的花木兰。所不同的是,这是一场没有炮火、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可这场战场亦同样惨烈。“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冠肺炎”。
这种病毒特别凶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弹。但是,她们千难不惧,万险不怕,大义凛然,冲在抗“疫”第一线。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白衣天使。她们是黑龙江省富裕县保健医院的护士:杨春瑶、孙晓蕾、刁思琪、贾晶岩。她们最大的38岁,最小的是24岁。(其中,孙晓蕾为了驰援武汉,推迟了婚期)。她们是黑龙江省第五批驰援荆楚的医疗队员。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春瑶平静地说:“这次能参加抗‘疫’医疗队,感到特别欣慰,当国家有难时,需要我们,我们没有二话,责无旁贷。我们是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冲在第一线。”话语不多,也很平凡。没有信誓旦旦,也没有壮语豪言。但却透着坚毅刚强,勇于担当,胜过铮铮誓言。
她们来到“孝感方舱医院”,立即投入战斗,服务病患。身裹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密封的口罩和防护镜。看不清她们美丽的容颜。当她们换岗休息,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和防护镜时,看到的是,变了样的深深印痕的脸。为了工作方便,她们把自己特别珍爱的漂亮、飘逸的秀发剪断,如同男孩子一般。她们每天少吃少喝,为的是少上厕所,减少麻烦,又节省资源。她们在病房,每天马不停蹄,忙碌于病患之间。任务艰巨,但却很乐观。她们既要消除患者的病痛,还要抚慰心里的伤悲。给患者唱歌听,给患者跳舞看。想方设法让患者露出欢颜。在那样的环境中,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赢得了患者的爱戴和称赞。由开始的不适忙乱到后来的顺畅温暖。她们是优秀的白衣战士,是真正的巾帼英雄。武汉患者龙芸近距离拍下了这几个小护士忙碌中的视频,央视播报,举国观看。让我们钦佩,让我们感动。巾帼不让须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让我们向优秀的白衣天使致以崇高的礼赞!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怎样的一种情怀、怎样的一种境界?!我们肃然起敬,心灵震撼!
家人与孩子、天使与病患,在这次疫情战斗中,有了更多的理解、更多的默契、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友爱、更多的敬意、更多的感动,更多的······。共同战胜疫情,歼灭疫患,决胜武汉!这就是心与心的交融、这就是心与心的沟通、这就是心与心的碰撞、这就是心与心的对白,这就是心与心的呼唤!
勇敢的巾帼英雄,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祖国人民感谢你们!武汉人民感谢你们!家乡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再一次致以崇高的礼赞!
20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