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三棵杨” 仇福海 在富裕县,年龄大一点的人都记得,在铁路群英洞东侧路北原甜菜站前面的“三棵杨”。 1932年10月28日,日军侵华战争期间,驻守齐齐哈尔的日军敌酋今村中佐、后藤少佐两人率10余名日本兵,乘铁路装甲车到宁年驿(现富裕火车站)视察,当晚在杨屯村民团团总杨贵棠和抗日救国军司令韩玉禄严密组织下,实施夜袭宁年车站行动,经过激烈战斗,我抗日军民将今村中佐、后藤少佐为首的10余名日军全部歼灭,此战役对日寇震动极大。日军认为宁年是抗日武装活跃地区,决定采取报复行动。1933年3月,驻宁年日军在现铁东甜菜站、实验小学一带修建兵营(见图1),常驻军队,称宁年独立守备队(见图2),也叫东大营。 为做长期打算,当年日军在兵营的南大门外栽植杨树11棵。其中8棵在90年代城市开发建设中申请伐掉。剩下三棵老杨树仍生长在原甜菜站南侧临街的商服楼前。1975年9月,县政府在甜菜站西侧的铁道下修建了群英洞(见图3),群众往来于铁东和铁西之间更加方便,使三棵杨有更多机会展现在百姓的视野里,被过往群众所见证。2007年6月19日,县城管局将这已有74年历史的三棵树进行了挂牌保护,在树上挂上了“叁棵杨的由来”牌子(见图4),还用铁制围栏进行了保护,大家通称“三棵杨”。“三棵杨”成为了昭示日本侵略富裕的有力罪证,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见证。从此,“三棵杨”就成了富裕县的地理标志。三棵杨历经近百年的雨打风吹,甚至经历洪水的洗礼,依然在那里讲述着日本侵略富裕的心酸往事。(见图5) 2017年6月2日,县城建处的园林工程师对已有84年树龄的三棵杨树进行了全面“体检”。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虫蛀雨淋,其中的一棵杨树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每逢刮风下雨,这棵大杨树摇摇欲坠。经过县城建处园林技术员李冠男和金丙申勘查体检,其中一棵树的树干已经被侵蚀蛀空达到了三分之二,不仅丧失了生存的希望,而且随时对过往行人车辆构成安全威胁,周围居民住户也极度担心被风刮倒受到伤害,经过认真研究后一致认为已经没有留存的价值。县城建处出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决定对隐患较大的这一棵杨树进行伐除,消除安全隐患,对其余两棵进行保护性修剪。 2017年11月,笔者听说要在铁路下的群英洞处修建地下通道,就去群英洞拍了包括两棵杨树在内的附近的建筑物照片(见图6,图7)。 2018年5月上旬,因多种原因,县城建处将剩余两颗杨树采伐。从此,“三棵杨”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