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71|回复: 0

[散文] 《忆苦思甜》文/肖洪玉

[复制链接]
本帖由 马也 同步到 马也fuyumaye2014 的微博!
发表于 2021-8-11 09: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散文《忆苦思甜》文/肖洪玉
        1966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迅速席卷全国。
        那年我才11岁,念小学4年,我就读的中心小学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因我姥家的社会关系,我无缘参加红卫兵……。
        后来我听父辈讲:“县一中的红卫兵,来我们公社“造反”,破四旧,立四新,好多单位的老唱片被砸碎,粮库办公室的门垛子也被砸坏。
        随着文革运动的开展,好多单位的领导被批斗,有的领导还被戴高帽,游大街。因为当时我年龄小,还不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什么?
        我记忆犹新的是文革中开展的“忆苦思甜”活动。
         所谓忆苦思甜,是指忆万恶的旧社会的苦,思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甜,那时,我16岁已经正式参加了工作。
        忆苦思甜活动除开展参观“血泪展”,召开批斗会,请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做报告等,再有就是组织开展吃“忆苦思甜饭”。
        我所在单位经过领导研究,决定组织全体职工吃一次“忆苦饭”,教育职工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吃“忆苦饭”这项工作责成老主任负责。之所以让老主任负责,是因为他出身贫农,苦大仇深,在旧社会他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他还未成年,就给地主当了半拉子,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老主任在旧社会吃了不少的苦,遭了不少的罪。
        解放以后,老主任参加了革命工作,在组织培养关怀下,走上了一个粮食基层单位的领导岗位。
        老主任领受任务以后,随即召开相关人员的筹备会。先是传达了公社忆苦思甜活动的会议精神,对吃忆苦饭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落实:由总务牵头,团支部书记、炊事员、马倌参加,负责在单位马棚搭建锅灶,保证熬忆苦饭的需要,同时买好蜡烛,选择好摆放蜡烛的地方。由 工会委员牵头和马倌、炊事员、保管员一起,负责忆苦饭的原材料如马料豆饼、玉米糠以及餐具等的准备。
        要求电工负责检查马棚用电线路,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要求门卫要把小脚门锁好,不让职工子女前来参观,防止影响活动的氛围,休班的门卫都要到单位的马棚来,拉过一车水,确保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老主任向来事无巨细,检查验收会上他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吃忆苦饭,着了火可不得了。不能发勺,也不能发筷子,筷子用柳条子,高粱杆解决。”
       检查验收的当天晚间5点,职工以小组为单位,到马号一起吃忆苦饭。
        那是冬天,刮着西北风,还下着小雪,马号里四面透风,点着的有数的几根蜡烛,勉强可以看清人的脸,之所以搞成这样,完全是为了烘托气氛,是形势的要求。
        老主任用带有低沉的语调主持说:“穷哥们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吃一顿忆苦饭,目的就是要大家不忘旧社会的苦,牢记新社会的甜……。”
        老主任五音不全,大家从来没有听见过他唱过歌,他在讲完了话,吃忆苦饭之前,还给大家亲自起了歌《东方红》,他红字发音不正确,竟唱成了东方哄,这大概是他平生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起歌,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谁也不敢乐,更不敢吱声,一起唱东方红这首歌就好,因为在当时这涉及立场和态度问题。
        文革时期受极左思潮的严重影响,有可能因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写一幅字,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与麻烦……。
        大家一起唱完了东方红这首歌,就开始吃忆苦饭。我自己到灶台前蒯了一八分碗,我无意间看见几个年青的同事,他们碗里的忆苦饭,只有碗底的那么一点点。此时,不是考虑别人的时候,而是把自己的这碗吃光,不管多么难以下咽,不管什么味,都不能剩,因为当时我已经是单位的非党积极分子……。
        “文革”期间开展的忆苦思甜活动,各单位多开展以吃忆苦饭为主,成本低,便于准备,人们不敢有任何挑剔与怨言。但实际上吃忆苦饭总是煮的多,剩的多,只是没有人评说而已。
       忆苦思甜活动的另一个形式是思甜,也就是吃甜饭,时髦的话叫吃“思甜饭”。作为忆苦思甜活动半壁江山的思甜即吃甜饭,在形式上也没有什么不妥,符合“忆苦思甜”活动的总体要求,但组织吃甜饭的单位少之又少,因为吃甜饭,总是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的同学赵老嘎哒,给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他所在生产小队的社员,一起吃甜饭的事。”
        生产队的汪队长,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转业军人,从部队转业后,组织安排他到市里的一个国营企业,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没的说。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党员老同志,竟然放弃了城市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家乡的生产小队务农,社员信任他,选他了生产小队的队长。
        汪队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处处为社员群众着想,在社员中享有相当高的威信。
        队委会上的几个年青的队委郑重地建议:“忆苦思甜活动,不单单是忆苦,而重在思甜,既然能吃苦饭,也可以吃甜饭”……。
        汪队长大胆采纳了年青队委吃甜饭的意见。
        汪队长亲自赶大马车到市里,找几个老战友化缘,弄回了好几麻袋的白面。生产队有豆腐房,豆腐不用花钱,生产队自己养猪,又杀了一口猪,汪队长还和菜队要了几样蔬菜,主副食全都弄齐。
        星期天中午,全队70多个社员,50多个“二、三线妇女,有的妇女还抱着吃奶孩子来参加,参加人数之多,是生产队建队以来前所未有。
        汪队长代表队委会发表讲话,传达公社革委会会议精神,阐述开展吃甜饭的重大意义,以及组织吃甜饭的准备情况,汪队长的讲话,不时地被社员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参加吃甜饭的社员打心眼里高兴,都夸汪队长有魄力,顺应民心,发扬民主,组织开展了大快人心的活动。
        可刚吃完甜饭还没过几天,公社革委会领导就派来了调查组,调查汪队长组织吃甜饭的事,原来,队里几个有病和当天出门没在家的社员,没参加吃甜饭,强烈要求汪队长补吃甜饭,理由是主动接受教育,可汪队长死活就是不同意,这几个社员到公社革委会反映情况……。
        公社革委会调查组的同志找汪队长谈话,让他提高思想认识。汪队长一边卷烟一边检讨说:“我让年青的队委串联的活了心,是老革命遇见了新问题,他们提出要接受教育,这本没有错,可话又说回来了,那也不能再杀一口猪,剩的白面都分给了五保户”……。
         公社革委会调查组同志听汪队长的解释,觉得汪队长紧跟形势,指导思想是好的,没有大吃大喝和铺张浪费之嫌,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调查组同志向公社革委会领导做以汇报,鉴于汪队长组织社员吃甜饭的事,没有造成大的不良影响,后来,也就没有追究汪队长的责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个社员提出的补吃一顿甜饭的想法,也没有实现……。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2 18:30 , Processed in 0.43791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