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对东方白鹳夫妇在保护区工作人员搭建的人工鸟巢里已经孵化出3只幼鸟。
缤纷六月、绿意盎然、百鸟争鸣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记者用无人机记录了保护区的画面。 通过无人机镜头可以看到,一对东方白鹳夫妇正在轮流守护三只幼鸟,幼鸟一边沐浴着阳光,一边盼望着父母给它们带来的食物。 每年的四月初,在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巢里东方白鹳就开始筑巢繁殖,大约每窝产卵三到五枚,经过三十多天的孵化期幼鸟就开始逐渐出壳。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科科长张明义:“东方白鹳在在巢期间,从孵化开始到整个育雏结束,都会对巢穴进行加固,每次觅食回来都会带一些巢柴对巢穴进行完善,像我们修建房屋一样。这巢东方白鹳再过30多天就可以出飞了,跟随大鸟捕食小鱼小虾,在自然环境中翱翔。”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平均寿命可以维持在48年左右,从头部到脚部的高度可以高达120厘米左右。
这几年,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26个东方白鹳人工鸟巢。鸟巢位置大部分设置在湿地旁,方便东方白鹳觅食,提高幼鸟的成活率。保护区有鸟类265种,落户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已发展到150多只,目前观测到有8对东方白鹳在人工巢里孵卵,过不了多久,还会有新生命破壳而出。 来源:富裕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敬东 孙博扬 李尘缘 编辑:陈 萌 责编:王英波
监制:申 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