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乡严格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在全乡形成文明实践遍地开花、深入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着眼品牌打造,倡树文明新风
兴国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创新举措,不断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兴国村四季春文明实践e站。兴国乡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在兴国村创建四季春文明实践e站品牌,结合春夏秋冬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同时,依托品牌建立主题直播间,立足百姓需求,培养本土主播,有效激发村内活力。截至目前,已开展直播60余次,以直播互动的方式,帮助采摘园销售草莓柿子、香瓜、各类蔬菜等农产品,打破了线下活动“时间地域”的局限性。此外,兴国乡组建四季春文明实践e站宣讲小分队,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宣讲形式,深入村屯进行常态化巡回宣讲150余次。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兴利村德美文化传习所。兴利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有针对性的开展美育传承教育,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发扬德美文化精神。兴利村德美文化传习所自打造以来,共开展身边故事汇宣讲、“除陋习,树新风”、“我为妈妈洗脚”、政策宣传等各项活动68次。此外,还积极搜集模范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让文明新风在兴国乡落实落靠。 三是整理村志愿服务驿站。整理村将原有核酸小屋再利用,打造志愿服务驿站,并为群众提供临时休息和帮办代办等服务。自建成以来,共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普法宣传、义诊等相关活动30余次。
二、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民生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兴国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文明实践和便民服务深度融合、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暖心服务接待角”,配齐软硬件设施,并组建志愿服务队,每日由一名志愿者在办事大厅负责接待,为办事群众做好引导和解答工作。同时,兴国乡还定期组织理论宣讲,培养固定基层宣讲员,录制政策讲解视频和音频,通过村民微信群和大喇叭广播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及时了解当前的各项政策。此外,兴国乡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常态化开展义诊活动,针对网格内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常态化上门服务机制,保障了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医疗困难。
三、弘扬文明乡风,倡导移风易俗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兴国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组织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移风易俗相关活动26次。兴国乡还高度重视高价彩礼情况,红白理事会对每一对新婚夫妻均进行思想教育,并组织村屯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开展高价彩礼问卷调查。同时,志愿者们还结合身边事例,向群众讲解移风易俗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弘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崇尚节俭的婚丧嫁娶新风尚。通过宣讲的形式,动员大家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营造浓厚的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四、聚焦素质提升,强化志愿服务
兴国乡党委以促进群众素质提升为目标,整合各类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加强面向群众的知识传达和能力指导,开展送政策、送健康、送法律、送信息等服务。共开展义诊活动4次,发放爱心医疗包200余份,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单4000余张,由志愿者带头普法守法护法,促进村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此外,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兴国乡合理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向心力、协同力和亲和力,组织各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中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0余次,开展“雷锋在身边 志愿暖心田”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8次,文明大使助力志愿服务系列活动6次,校园欺凌防治活动4次,老兵宣讲活动1次,反诈宣传活动2次,文明礼仪培训活动1次,传统节日送福慰问活动7次。
来源:文明鹤城公众号
编辑:齐齐哈尔市富裕县 范兴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