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52|回复: 0

“人体刺绣”QQ群,画面让人不敢直视.发现有人参与这样的游戏,请立即制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8 10: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人体刺绣”是什么
一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在自己的手臂上,手掌上,甚至是嘴巴上用针线缝起来!对这种自残肢体的行为,他们趋之若鹜!甚至在社交网络上晒出照片
参与者用针穿过自己的皮肤将线和一些饰品缝在自己的手上▼
bc81f0436c9302914f92f88f86fc3168.jpg

e6bf5b6e1f3690b171a4c9c819230ccf.jpg


东南早报记者卧底调查
近日,记者在QQ上尝试加入一个“人体刺绣”的QQ群,在记者“潜伏”的两天里,这个群就增加了20多人,现已发展到92人。听大家的自我介绍,年龄最小的一个网友还只是准备升上初中的学生,他称因为觉得人体刺绣好玩,就想用医用针试下,但“还是有点怕”。

67f0f673c1bb35fe072fccc6433a9ff6.jpg

在这个群里,有人一进来就来分享刺绣成品,有的自称初学者,一入群就开始讨教各种刺绣方法。谈起为何会接触人体刺绣,大多数群友表示“为了好玩”或者“不玩跟不上潮流”,还有一名群友说:“玩蓝鲸游戏玩到一半被封了,就来玩人体刺绣,这也是一种艺术。”群里也不断有人提醒:“刺皮,别刺肉,不然很可能感染,也比较痛。”
这几张图片,是一些涉事不深的孩子晒在网络上的,他们竟然对于这种自残的行为趋之若鹜。所谓“人体刺绣”,就是在人的肉体上穿针引线。

c7eb8c620d568ffd3dccdbcaeb12bde8.jpg
▲QQ群里网友晒出的“刺绣作品”,触目惊心
还有网友称实际上自残久了,不知道痛是啥滋味了......😱

9f9e3c0e5922172c44b7081845bf915c.jpg


ca3e12960dd29381e33e8671f3192e42.jpg

小编连打针都觉得痛这样穿针引线真的没感觉吗?少年,要积极阳光面对生活啊

56720d82d64e18d0ed4181da1e4e0eb6.png

多数家长、学生表示难以接受
“这与我们完全不是一回事,也不想去理会这些。”泉州的一名纹身师称,纹身也算是一种人体艺术,但人体刺绣感觉更像是一种不理智的自虐行为。

“这是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才会这么做吧。”一名高二女生小昕在网上了解了人体刺绣后也不禁嗤之以鼻,她说班里很多同学喜欢日本漫画,但没听人提出想玩人体刺绣,觉得这种行为太幼稚。
“人体刺绣是假借时尚名义欺骗年轻人,看那些照片都令人生疼。”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陈先生认为,时尚可以表现在穿戴和妆容上,但是在自己的皮肤上穿针引线,令人无法接受。
医生提醒“人体刺绣”可能引发败血症
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江连枝表示,这些青少年接触人体刺绣,用的多是普通的缝衣针线,即使有用医用针,自行消毒也无法达到医疗消毒标准,加之所处的环境也达不到手术室标准,如果皮肤破损,很容易出现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一旦有细菌或病毒的侵入很可能引起败血症

549008a8e04dc6e718e6316beb2eb6cc.jpg

泉州市教育局发文高度重视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学校有关于学生接触人体刺绣游戏的反馈报告。记者也随机联系采访了几所学校的老师,他们表示目前并未发现学生中有“人体刺绣”的行为。
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6月26日,市教育局就向全市学校发文,要求密切关注学生网络安全,严防不良网络侵害,防范不良网络游戏影响,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对近期出现的蓝鲸、人体刺绣等危险游戏,要高度重视,要求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科任老师等持续关注学生QQ群、微博、微信等动态,一旦发现有传播或沉迷不良网络游戏的,要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认识其危害性,并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网络安全,切实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防止学生因不良网络游戏误导,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
另外,根据学生对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认识模糊消极,网络虚拟生活负面影响大等特点,也要求学校扎实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化生命教育,形成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
e29e10bf8ec815980ddea3ef42773ac0.jpg

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这款游戏仲有追随者呢?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心理咨询专家分析青少年尝试或者沉迷于自残式游戏可能是心理缺失所致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叶彦琪分析,现在很多青少年哈韩、哈日,觉得人体刺绣也是种时尚、潮流,看着挺酷,而且有些青少年有对于“个性”的需要,想要有与众不同的追求,以博眼球,用来炫耀。
一些青少年的精神层面有强烈的虚无感,他们多在迷茫中长大,虽然表面上也像其他人一样正常读书、生活,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有人将这种症状称作“空心病”,即价值观的缺陷所导致的心理障碍,从而深陷迷茫而不能自拔。
专家建议运动和家庭有助释放内心负能量
一些竞技性和探险类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人体内在能量,所以建议学校可以因地制宜推广一些竞技性运动和探索活动,帮助青少年宣泄负性能量,做好心理健康引导。

从家庭角度上看,接触人体刺绣的青少年应该大多数家庭是完整的,生活无忧,经济富足。为此家人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注重互动性的陪伴,不要一味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这样能让青少年在潜意识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15岁到19岁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是最高的,家长尤其要关注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干预和引导。

请家长们对孩子多加关心,
毕竟青少年十分敏感脆弱,也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4 18:38 , Processed in 0.29135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