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70|回复: 2

[诗词] 虎溪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9 06: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成功当年栖此山,苦练精兵收台湾,
月照磐石投影落,好似猛虎欲跳涧。
此乃出兵好征兆,塑一真身镇此山,
寺庙落户该山上,从而得名虎溪岩。
              ——马也
               201.1.26
13565040374151bsqmi_500X500.jpg 2015831134848458.jpg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地理位置

虎溪岩位于东经118.097984,北纬24.453629,地址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虎园路。

虎溪岩所在的思明区, 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厦门市南部,由厦门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市隔海相望。东面与金门一水之隔,辖内和平码头为厦金海上直航线的起(终)点,在开展对台交流和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特殊前沿优势。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气候

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为21度,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常向主导风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关系,每年平均受台风影响5-6次,且多集中在7-9月。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景区

虎溪岩
虎溪岩
虎溪岩位于醉仙岩西边,巨岩下有一棱层洞,洞前石穴中流泉成溪,称"虎溪"。山上岩寺,也名虎溪岩寺。
虎溪岩满山皆巨石,尽皆奇险天成。山门旁有一巨石如芽,其上镌刻"先露一芽"。入得山门,顺着蹬道,有"渐入佳境"、"三笑"等题刻,使人游兴倍增。蹬道尽处就是"虎溪",虎溪上架着弓形石桥,俗称"仙人桥",亦称"渡虎桥"。过了弓形桥,来到"灵则名"洞,洞名取意唐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句。洞里甚凉,使人有"入洞方知六月寒"之感。
踏上石阶,环视四周,但见山石奇形怪状,如鬼斧神工砍削而成,故有"怪石环岩皆鬼斧"之诗。
在寺之左侧,有夜月洞,叫伏虎洞,洞顶刻"棱层"、"啸云"四字,洞中伏着一只泥塑老虎。每年中秋,月光照到泥虎头上,只见它双目炯炯,眈眈注视洞外,令人望而生畏,故名"虎溪月夜"。
左侧有一石门,门外磐石夹峙,称"夹天径",即"一线天"。从夹径可攀上"虎牙洞",势若猛虎张口,洞口绕以石栏,与虎牙无异,又有古榕攀绕"虎牙",紧贴"虎颔",宛若虎髯,而气根飘垂,恰似虎髯。虎口上龈刻着"划然长啸"、"凌空一漱"八字,下龈蹲着两只石虎,造形生动。
再从虎牙洞转弯,可达玉壶洞。石壁有林尔嘉诗刻:"几度匡庐过虎溪,归来还爱此山低,一登绝顶能观海,不似云深路易迷"。
现在我们再看虎溪岩寺,寺为唐陈俦所建。明万历年间绅士林懋时集资拓建。清康熙年间,元飞和尚应福建水师提督吴英之请来厦门主持该寺,并大兴土木,重建大雄宝殿,增建垂云楼、大悲殿、一啸亭、伏虎洞。经三十多年苦心经营,才颇具规模。
继元飞和尚之后,厦门海防同知李暲出资白银5000两,又兴建了准提阁、弥勒楼、供佛泉、飞鲸石、渡虎桥等建筑。因此,虎溪岩寺在清代盛极一时。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折叠传说故事

诗人陶渊明和陆静修到东林寺后回家,慧远送客,因谈话投机,不觉过溪,虎就吼叫起来,三人大笑而别,遂建“三笑亭”以为纪念。
      厦门虎溪岩袭用了“虎溪”山名和“东林”寺名。“三笑”石后即“东林寺”了。寺之右侧有“夜月洞”,亦称“伏虎洞”。洞顶有“啸云”石刻,洞中有雕塑之虎,双目炯炯有神。此洞的洞口朝东,每逢满月东升,尤其是中秋之夜月光直射洞内,正对虎身,故称“虎溪夜月”。“东林寺”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厦门诗人池显方所建,因南面有玉屏山,又称“玉屏寺”。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2 18:00 , Processed in 1.26895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