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桥镇小河东村
小河东村隶属于富裕县龙安桥镇,全村幅员面积3.5万亩,其中耕地1.45万亩,草原1.13万亩,苇塘、水面0.8万亩;有户籍人口713户、1583人,常住人口376户、902人。 小河东村自创建市级村后,在县文明办和镇党委领导下,村党组织以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结合村情实际,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党组织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全村的文明创建水平上了一新台阶。 一、改善村内环境,建设文明乡村 1、改善生活环境方面。硬化:全村23条道路、14.4公里全部实现硬化;硬化主街道路肩和边沟3500米,建设涵洞890米。绿化:栽种44种树木7.7万株,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美化:栽种4种花卉30万棵;安装木质景观式路灯196盏;投放景观式垃圾箱250个;新建院墙1500米,维修改造院墙2900米,粉刷墙体3.05万平方米。常态化:设立保洁公益岗35个,对全村道路划分区域,进行日常保洁。 2、村风民风家风这三方面。创办农民讲堂,通过内请模范、外聘专家的方式,宣传新时代思想、社会主义价核心值观、民族精神等正能量,全面提升村民道德思想素质。新建600平方米综合性村部要和1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保障。开展最美儿媳、最美老人、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向善向上,推动移风易俗。 二、强化组织引领,芦苇扶贫产业 (一)抓顶层设计,健全发展体系 为迅速发展壮大芦苇产业,富裕县委县政府成立芦苇产业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由县委办主任任组长,各乡镇、相关行业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专班推进;研究制定了《富裕县芦苇编织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规划产业发展,并将其纳入到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当中,压实乡镇产业发展责任;村党组织领办芦苇编织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党支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机械维修、苇帘回购等服务;农户签订协议、申请入社后,可免费领取编织机,农户足不出户即可赚钱,打通了产业到户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形成了县、乡、村、户联动、高效推进的发展体系。 (二)抓引领带动,完善发展方式 依托龙安桥镇小河东村自然资源优势,以小河东村党组织领办的芦苇编织合作社为主体,与其他村党组织领办芦苇编织合作社共同组成联合社,结合各村实际,统一调拨机器,通过三种发展方式,实现村户增收。园区示范带动。在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建立集原料储存、原苇扒皮、熏蒸喷绘、产品展示等于一体的芦苇扶贫产业园;园区周边村,由园区直接辐射带动,实行“一条龙”保障服务,指派专人运送原料、回购苇帘、回收废料,村里负责组织管理农户;园区回收的废料,经过扎包后以每吨300元的价格销往电厂和造纸厂,使芦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组织引领发动。对距离园区较远的村,联合社提供原苇、竹片、纺线到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负责管理、统筹使用,统一将经过扒皮处理的精苇分发到户,农户挣取手工费。村户共同推动。结合沿河村农户自有芦苇资源的实际,调拨小型芦苇扒皮机到户,农户自发组成产业发展小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纺线、竹片,农户自备原苇编织苇帘,在挣取手工费的同时,还能挣取芦苇原料费。 (三)抓政策支持,发展壮大产业 为充分调动农户和村集体的积极性,制定村、户奖励政策。对村级,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从每片苇帘中提取0.2元的服务费,对发展芦苇编织户达到50户、100户,且带贫助困比例达40%以上的,奖励村集体2万元、5万元。对农户,日均打苇帘10-20片的、全部收购价增长0.1元;20-25片的、全部收购再价增长0.1元;25-30片的、全部收购价再增长0.1元;30片以上的、全部收购价再增长0.1元;若从事编织苇帘户为“四类人”,每片再奖励0.2元。目前实现了工艺全覆盖农户全覆盖地域全覆盖。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小河东村为解决村民洗澡难的问题,利用扶贫资金35万元维修改造原村小学闲署校舍128平方米,建设村级公共浴室。浴室分男、女两个浴区,分别设有换鞋处、更衣室、卫生间及淋浴室等功能区,男、女浴区各有淋浴喷头7个,基本可以满足本村村民日常使用。公共浴池夏季(4月—9月)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营业时间为7:00–17:00,冬季(10月—次年3月)采用太阳能和生物质锅炉联合供水,营业时间为8:00–16:00。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月夏季获得3张、冬季2张免费澡票。公共浴池运营模式经村“四议两公开”后,按照3元/人次标准收费,收支账目由村会计代管,收入全部用于浴池各项开支。公共浴池拟从本村贫困户(公益岗)中雇佣两人为管理员,人均年增收3000元。 四、抓好党建工作 促进全面进步 小河东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在基本制度执行方面,重点规范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以“主题党日”为重点,镇里严主题把关,包村领导严把程序关,突出了“主题党日”活动特色。同时,结合好“三会一课”、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其他党内组织生活,要求活动在同天开展,时间可串不可占,人员不齐坚决不开会,减少会议次数,提升活动效果。同时,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采取观看视频、座谈研讨、发言表态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类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村干部业务能力、政治理论素养、带头致富能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党的事业培养优秀的党员干部。在活动载体建设方面,围绕县委提出的“党旗飘扬”工程和镇党委提出的“五进五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让党员进农户、进街道、进村屯、进产业、进支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并培育出各类党员典型10人,通过典型带动作用,提升了党组织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小河东村作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甘荣坤同志的党建联系点,于2018年8月高标准承办了全省西部片区驻村工作队现场会,累计参观学习600余人次。 在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永远在路上。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文明乡村的建设虽然不容易,但我们会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赤城,为百姓,为村民谋福利,谋发展,为社会建设谋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