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74|回复: 0

《今夜,你从我的心头走过》乔增童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4 08: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b]今夜,你从我的心头走过
乔增童
舅舅举家搬往内蒙古那年,在变卖值钱的家当中,父亲选择了他家的那头黄牛。
我居住的村子是舅舅家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经之地。那天中午放学,看见房前屋后停的都是马车,屋子里也挤满了前来给舅舅全家送行的亲友。小孩子是没有什么“离别”概念的,我和舅舅家的表哥、表妹疯了一会儿,吃完饭和大人打完招呼后就上学去了。晚上回家,亲友已经散尽,院子里多了一头老牛。
我家是典型的半工半农型家庭。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农民,我和弟弟都是农村户口,因此家里有三口人的责任田。生产队解体包产到户时,母亲代表全家老少爷们抓阄抓回拖拉机一台,但因为家里困难拿不出入股买车的钱,所以每到秋收的时候,即便是再着急,也需等到人家都忙完了才能用车,这回就再也不用为此求人了,老牛的到来让父母对生活充满了憧憬。

周末的时候,母亲若忙不开,我便多了一件差事——放牛。白石老人有一闲章“吾幼挂书牛角”,放牛的时候还能读书,看起来似乎是很惬意的事。然而以我的体会,这大概是行不通的,因为家乡的甸子都挨着地,稍不留神,牛就会钻进去吃庄稼,弄不好人家会找上门来的。若是赶上雨后,黑土地人不亲土亲,鞋子动不动就被粘掉,人不快走连牛都撵不上,更何谈看书了。
那年的秋雨特别大,家里的几块农田是低洼地,都积满了水。记得一个周末去帮家里收秋,装满了玉米的牛车陷在泥中,老牛无论怎么使劲外加后面人推车就是纹丝不动,后来老牛跪倒在泥里,任大人怎样吆喝都不起来了。这时前来帮忙的三叔挥起装车的叉子(装甜菜的那种,尖是圆的)照着牛身上狠狠戳了几下,老牛站起来车还是不能前进,没办法只好卸车。看着老牛挨打,当时我觉得叉子好像扎在了我的身上一样,但看着眼睛比牛眼瞪得还大的三叔,眼泪噙在眼里我也没敢上前拦着。
父亲伺候老牛是很精心的。入冬的草料,他都和母亲用铡刀铡碎,拌上玉米面或麦麸,然后才端给牛吃,每天牛喝的水也是温过的。他还让母亲早早地缝好了棉被,准备大冷天挂在牛圈门口为老牛遮寒。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父亲每日都要刨去尿冰,在老牛趴着的地方倒上当日灶膛里烧出的草木灰。记得有一次,一位亲属借家里的老牛干活,因使用不当,牛脖子被磨坏了一处,把父亲心疼得够呛,和我们嘟囔了好一阵子。
第二年夏日里的一天晚上,在村里看完电影,回到家时父母已经睡了。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厨房,摸黑拿起平时装凉开水的盆子咕咚就是一大口,一股异样的味道使我还没来得及咽下就全都吐在地上了。这时母亲打开灯,冲着我喊道,“别碰撒了,那是牛初乳!”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是家里的老牛下牛犊了。从那天起,我们每天都能喝上香喷喷的牛奶了。
后来我外出求学,离开了脚下的黑土地,也离开了家里的那头老牛。在此期间,老牛一共下了五个牛犊,长大后先后被卖掉,在几角钱能买一大碗牛肉面的那个年代,老牛为我们这个家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弟弟被保送上大学,我们都吃上所谓的“红本粮”了,地也随之被村里收了回去,老牛在家里就显得可有可无了,于是就有人和母亲商量买牛,一来二去,母亲就答应了。那天回家,觉得院子里少了点什么,进屋一问母亲,才知道老牛被乡亲买走了。晚饭后,母亲披着破棉袄到每天栓牛的地方转了一圈,老牛下岗了,看得出她也有些失落。
今夜无眠,忆及往事,家中的那头老牛,在我的心头走过。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4 00:23 , Processed in 0.22349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