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83|回复: 0

出伏了!极为重要的34天来啦,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1 14: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今天是8月21日,正式出伏的第一天,三伏过去了,我们却进入了一年中极为重要的34天时间!一定要警惕!


feac5f00c63ea54aa1aca73a8a241b69.gif

出伏到秋分8月21日——9月23日共34天,很重要!
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波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cf8312ecc089369e6857c9f77d009888.jpg

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
“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2c9065b7d6d50b11bf29d080e1657d4e.jpg

小编为防大家“一冷一热”,血压和心血管受不了,便给大家献上5点妙计:
记住这5点,才能过好这重要的34日:

1、吃得“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此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这10种滋阴润燥的食物:

f390e16d9d7d95ac0212585d87f4fdf3.jpg


这10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比如芹菜、洋葱就是天生的降压菜!香蕉、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也可以对抗身体中的钠离子,起到降压的作用!不妨把这个菜单转给家里做饭人,让全家都吃的健康一些!
2、喝得“多一点”
这个时候可以多喝点“药茶”。今天给大家介绍三款药茶,可以说是理气润燥、平稳血压的神器:

97130d0e09830b42289e0452e2169da3.jpg

3、睡得“早一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这时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介绍,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4、穿得“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小孩“春捂秋冻”一下更“皮实”,不易生病。

而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得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得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7e8c6d41512f33ce1e3921c292ba8e35.jpg



只要记住以上这几点出伏后的养生秘诀,就能避免在这些天里生病的风险。

然而,各位会有这样的误解就是:“可以贴秋膘了,是否要进补呢?”小编慎重地提醒您:
“不能随便乱补,后果很严重!”
出伏养生滋补的几个误区

e1eefa15877bfab134a2bbc24f715244.jpg

36d3555a0cff782371e90125900bc376.jpg

abd217f37cc6cfe42ea385a696378e29.jpg

5fb1e20f8506f37736f999d657ca3e0e.jpg

5da4a47cda09c7dad74b6567a92f5734.jpg

5d5fd85eb9ae48400a97df93568d2e51.jpg

76d79a4632c5c183a69284e9b7c1b6e3.jpg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营业执照|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裕信息网 ( 黑ICP备20003456号 )

GMT+8, 2025-8-2 18:08 , Processed in 0.227426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